以脱贫攻坚的实效助力乡村振兴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中,再一次勉励乡亲们继续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是对当前闽东乃至全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并加以贯彻落实。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 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考与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站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的重要历史节点,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有利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且有利于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对宁德来说,要以强烈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坚定不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给寿宁县

    习近平扶贫论述的宁德萌芽

    宁德山海相接,“九山半水半分田”,兼具老、少、边、岛、穷等特征。习近平主政宁德期间,通过深入基层,摸清底数,激发群众主体意识,探索特色产业扶贫路子,倾力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形成了一整套扶贫开发思路。

    强化扶贫资金监管力度打赢精准扶贫的攻坚战

    从“十三五”规划看,扶贫项目种类多,我市目前扶贫资金项目,涉及扶贫资金项目多达20项以上,名目繁多。如何保证扶贫资金运转安全,如何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管责任,扶贫资金的监管、查处等等,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考验。

    脚踏实地精准扶贫

    通过重温《摆脱贫困》一书和乡村基层的调研,我认为做好扶贫工作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扶贫要先扶志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扶贫要增财力做到既输血,更造血;扶贫要下真功夫做到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

    扶贫开发“宁德模式”之我见

     “宁德模式”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成功实践的标志,是对宁德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做法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全市人民发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矢志摆脱贫困,致力建设小康的高度肯定。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科学化问题研究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不仅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而且为基层党组织开辟了新领域,及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党建工作,特别是以科学的眼光,着力推动其组织步入新轨道、再上新台阶,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是当前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群众观点是基层宣传工作创新的不竭源泉

    推进基层群众宣传工作创新发展,必须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与学习研究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的思想和方略结合起来,不仅要学习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理念与经验,而且要学习蕴含于其中的精神与风范,既做到温故知新,又达到学新知新。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要有心、有形、有脉

    《摆脱贫困》一书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2年前发表的,收录了他从1988年至1990年在宁德工作期间的部分讲话和文章。虽然文字不多,仅11万字,但却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文风朴实,真知灼见跃然纸上。

    仰望星空追求不息脚踏实地点滴做起

    习近平同志1988年6月到闽东上任,接着马不停蹄,走遍闽东九个县,并顺带走了毗邻的浙南温州、苍南、乐清等地,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辩证分析,提出“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思想,并根据闽东实际制定了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为宁德市开启了富民强市的“闽东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