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科学化问题研究
□ 游丹红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不仅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而且为基层党组织开辟了新领域,及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党建工作,特别是以科学的眼光,着力推动其组织步入新轨道、再上新台阶,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是当前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科学化的重要性
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突显农村党员先进性,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利于实现农村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衔接,探索符合当地情况的党建新模式。
二、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科学化面临的困难
凝聚共识没形成;党员作用难发挥;功能发挥显不足;党建基础待加强,
三、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科学化的对策研究
立足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的实际,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从而实现其组织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关键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广泛宣传,统一思想,营造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良好氛围。
各级党委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和农民信箱,积极宣传合作社党建工作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宣传教育,切实纠正合作社“重经济、轻党建”的错误思想,使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和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加强合作社党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加强引导,使合作社党建工作成为党员的自觉行动。
(二)夯实基础,创新设置,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
一是因地因社制宜,灵活组建党组织。二是创新设置,扩大覆盖面。目前,全国各地的合作社党组织,绝大多数都是成立的党支部。对此,党支部要根据党员的数量、居住的地点以及党员人才的专长等特点,可把党员组成若干个党小组,然后把党小组分别“镶嵌”在各个不同的产业链条上,使其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有安排的开展各种活动。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提高能力素质。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特点,组织党员、社员开展学理论、学科学、学文化、学法律,引导他们富了口袋富脑袋。四是搭建有效平台,发挥党员作用。1、树典型引导致富。2、组建农民“土专家”宣讲团。每月有计划地到各村居课堂交流经验、讲授技术、传播市场信息,帮助消化电视片中学到的技术,帮助社员和农户解决生产中碰到的技术问题。3、积极开展党员人才联困难党员和群众活动。组织合作社党员人才与困难党员和群众结对,每名党员致富能手和技术骨干结对帮扶联系,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提供致富信息,解决农业技术方面存在的问题。4、组建生产经营贩销队伍。可以组建一部分生产经营骨干直接从事农产品贩销,通过他们把产销触角延伸到全国各地。5、积极参政议政。把确有一定影响的优秀党员人才推荐为所在村(居)村级后备干部人选,把特别优透的党员人才推荐担任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先进劳模,更好地发挥合作社党员人才的作用。
四、加强领导,形成合力,逐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积极探索,大胆实践。组织部门要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发展规划,根据合作社的生产规模、产业特点、地域分布,因地制宜、因社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建立合作社党组织。农业、工商等部门要积极配合组织部门开展合作社党建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实现科学化,逐步提升合作社整体工作水平。
(二)建章立制,步入正轨。1、学习培训制度。2、联席会议制度。3、创先争优制度。4、党组织对合作社监督制度。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合作社生产经营的领导,引导和支持合作社在法律、政策的范围内活动,帮助健全合作社执行监事或监事会成员工作制度,实行党组织监督、监事会监督与社员监督相结合,促进合作社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与自我发展。
(三)构建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新机制,助推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第一,立足具体实际,采取灵活多样方式,搭建互帮互助载体;第二,拓展和延伸互助的领域与内容,实现成果共享;强化和健全各项运行机制,确保互帮互助工作取得实效。
总之,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是农村基层党的建设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从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管理,注重科学等方面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巩固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刊登于闽东日报2012年9月8日第3版)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