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是弥足珍贵、让人羡慕,只是眼下一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对自己的文化还缺乏了解,还不够自信。文化与信仰,相通相连,一旦缺失,就犹如白蚁啃噬过的梁柱,那是一种自内而外的崩溃与瓦解,哪怕是一阵轻风,都足以使之片瓦不存。

著述围绕闽东地区如何早日脱贫致富这一主题,观点鲜明、思想深刻、催人奋进。宁德地属闽东丘陵,被称为“穷山恶水”,当时,基础差,发展慢,总排“老九”,习总书记于1988年至1990年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为了深入基层,跑遍当地的山山水水,在前任创下的基础上,使宁德地区的脱贫率达到96��上。

书中紧紧围绕闽东地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系统提出了贫困地区如何做好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科学主张,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宁德工作期间推进闽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是习近平同志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思想方略的重要结晶。


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小城市和城镇改革发的若干意见》,提出第一批选择15个中心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条件具备的可设立“镇级小城市”。我市福安赛岐镇和福鼎太姥山镇榜上有名。

真理也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闪烁出智慧的光芒。今天再来阅读《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习近平同志当年致力于推动闽东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强烈责任感,以及对于闽东教育发展缓慢严重制约了闽东实现摆脱贫困的深深忧虑。



习近平同志关于科学理论武装,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方略,为闽东广大人民群众在脱贫致富、发展经济、建设小康社会的事业中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坚定的信念和不竭的精神动力,至今仍有着强大的思想生命力和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摆脱贫困》一书收录的29篇重要讲话、文章中,专门论述民族工作的有2篇。重读《摆脱贫困》,重温历史,再次浇注我们的民族情感,提升我们的责任意识,铸造我们鲜明的工作全局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