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抓住新机遇培育小城市

  □张平弟

  “弱鸟如何先飞”,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的著作中指出“把握住新的机遇”,这对闽东的发展十分重要。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促进中小城市和城镇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第一批选择15个中心镇开展“小城市”培育试点,条件具备的可设立“镇级小城市”。我市福安赛岐镇和福鼎太姥山镇榜上有名。他们是刚刚公布的全国3765个重点镇的幸运儿,也是我省591个建制镇的佼佼者。如何抓住机遇,尽快培育小城市,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破解。 

  第一、解放思想,改革联动。改革创新是实现科学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开展小城市培育的必解之题。小城市作为中心镇的发展和提升,其人口和产业集中度更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更强,在城市化加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和社会管理模式发生深刻转变的今天,小城市培育发展在新型城镇化中起着更加明显、更加重要的作用。 

  深化中心镇改革、加快小城市培育,既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举措,更是中心镇加快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积极推进小城市培育工作,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拓展中心镇发展空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资源要素的集聚,增强公共服务功能,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中心镇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因此,要用改革的办法,坚持走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子,科学划分生产、生活、生态的三生空间,合理界定小城市的开发边界线、生态控制线、基本农田保护线的新三线,推进人口的就近就地安家就业。 

  第二、规划引领,区域互动。科学规划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前提。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正确处理闽东经济发展的六个关系”的要求,认真做到“经济发展需要长期目标和近期规划的相互结合。”坚持规划编制前瞻性、系统性、可达性的有机统一,总规、控规、专业详规等各个层面的无缝对接;既有指导意义,又有可操作性;既有小城市发展的共性,又有地方特色的个性,确保小城市发展形神兼备。根据上述理念,目前赛岐镇和太姥山镇要在上一轮规划的基础上,抓紧修编各类规划。首先要合理划分空间形态。比如从福安市的空间形态看,西部以穆阳镇为中心,整合溪潭、穆云、康厝,畲族经济开发区;北部以潭头镇为中心,整合社口、晓阳、范坑、上白石;南部以赛岐镇为中心,整合甘棠、溪柄和福安经济开发区。以赛岐镇的小城市建设,推进其他中心镇的互动发展。 

  从福鼎市的空间形态看,要以太姥山镇为中心,整合店下、硖门,以小城市带乡,以乡带村,山海联动,互动发展。其次,要确定人口与用地规模。城乡统筹是历史使命,是建设小城市的必经之路。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处理好生产力区域布局中的山区与沿海的关系”,扎实开展小城市培育,推进城乡和区域之间统筹协调发展。要推进城乡发展规划统筹,有效对接各区域规划,实现城乡规划一体化。要通过城区道路的延伸拉大城市框架,改善城乡道路交通;通过产业发展、功能性项目和民生项目建设,实现就业保障,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推进公共服务统筹;通过推进城中村、城郊村改造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实现农村社区化管理。 

  第三、科学发展,项目带动。科学发展是根本出路,只有科学发展才能建成小城市。习近平指出,闽东经济发展道路的指导思想归结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注重效益”。开展小城市培育要不断深化对这个指导思想的认识,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坚持对历史负责、对长远负 

  责,一张蓝图干到底,保持规划思路的稳定性和延续性,选择优化的城市发展模式和城市管理方式,推进区块综合开发和行业业态治理,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科学的轨道,绝不以牺牲环境、牺牲长远利益和群众利益为代价来谋求发展。 

  小城市是干出来的,而不是喊出来的。习近平指出,“我不主张多提口号,提倡行动之上”。因此,项目建设是实现小城市科学发展的最佳载体和最强着力点。只有项目的推进,才能实现小城市的建设目标。要紧紧围绕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大功能性项目、重大产业项目、重大民生项目为重点,坚持一手抓加快推进开工项目不动摇,另一手抓项目前期储备不动摇,实施督办推动、你追我赶、立功竞赛、挂钩联动的“四轮驱动”法,努力实现项目竣工使用一批、开工动建一批、加快推进一批、前期储备一批的目标。以项目建设来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形象的较大提升、遗留问题的逐步解决和民生事业的稳步推进。 

  第四、保障民生,管理推动。开展小城市培育必须破除各类要素制约,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突破。在推进改革过程中始终做到抢抓机遇,解放思想,胆大心细,看准的坚决推进,但要注重对细节问题的研究,注重前期工作,先易后难,务实推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镇级市”虽说可能会拥有更多的财权和事权,但它与行政区划改革无关,它不是将原建制镇的行政级别升格为县级建制市,而是以现代小城市的标准来规划、建设、管理镇;是要求镇的城市规模、设施、产业结构等要达到城市化水准;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也要接近城市化标准。 

  在推进民生保障中,要坚持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按照习总书记要求的正确把握“经济发展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引导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先生产后生活,先基础后提升;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重点解决当前群众最关心的教育、卫生、住房等问题;要多措并举,务实推进,推行民生项目市场化运作、服务外包等新模式;要合力办民生,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民生项目建设,实现共建共享。 

  三分建,七分管。要学习研究政策,摈弃“先建设,后管理”的落后观念,实现小城市建设和管理同步推进。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要注重业态治理,实现标本兼治;后期管理中,要注重梳理和引导,实现堵疏结合。 

(刊登于闽东日报2014年11月2日第3版)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