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闽东区情,全力打造具有山海特质、时代特征和全国影响力的乡村振兴样板区。以宁德这块“试验田”结出的丰硕成果,更好地展示新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全国、全省大局贡献更多“宁德方案”。
闽东日报社
闽东的数字化产业扶贫遵循着长效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农业上,大力实施高科技数字农业项目,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形成对精准农业的决策支持系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在旅游业上,通过数字文旅助力旅游扶贫,依托旅游资源,围绕文化资源,创造文化价值,传播文化内容,销售文化创意,实现文化旅游全领域的数字化重构;在商业上,以电子商务为手段,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依托内在逻辑,笔者总结出宁德市数字化产业扶贫的三种经验模式。
闽东日报社
制定乡村振兴促进法,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重要举措,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支撑,是充分总结“三农”法治实践,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三农”法律体系的重要成果。
闽东日报社
2019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福建省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的回信中,再一次勉励乡亲们继续发扬弱鸟先飞、滴水穿石的精神,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扶贫开发成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是对当前闽东乃至全国的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并加以贯彻落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站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交汇的重要历史节点,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部署,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仅有利于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且有利于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对宁德来说,要以强烈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和实践认同,坚定不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给寿宁县
宁德山海相接,“九山半水半分田”,兼具老、少、边、岛、穷等特征。习近平主政宁德期间,通过深入基层,摸清底数,激发群众主体意识,探索特色产业扶贫路子,倾力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共同繁荣,加强党的领导,推进干部作风建设,形成了一整套扶贫开发思路。
从“十三五”规划看,扶贫项目种类多,我市目前扶贫资金项目,涉及扶贫资金项目多达20项以上,名目繁多。如何保证扶贫资金运转安全,如何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纪委的监管责任,扶贫资金的监管、查处等等,都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考验。
通过重温《摆脱贫困》一书和乡村基层的调研,我认为做好扶贫工作应包含以下三个方面:扶贫要先扶志做到扶真贫,真扶贫;扶贫要增财力做到既输血,更造血;扶贫要下真功夫做到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
“宁德模式”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成功实践的标志,是对宁德市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具体做法的科学总结,也是对全市人民发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矢志摆脱贫困,致力建设小康的高度肯定。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不仅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而且为基层党组织开辟了新领域,及时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党建工作,特别是以科学的眼光,着力推动其组织步入新轨道、再上新台阶,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科学化、规范化建设,是当前值得探索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