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数字化产业扶贫的闽东经验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中国社会进入了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后扶贫时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何谓相对贫困,建立什么样的长效机制,因此也成为后扶贫时代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各地对扶贫路径深入探索,四川苍溪围绕猕猴桃产业发展加工、旅游、营销的综合产业,构建“三品一标”的品牌体系。江西吉安坚持党建引领,引导党员主动参与,村民自动参与,统筹贫困户参与激发扶贫主体的内生动力。闽东基于自身的情况做出独特探索,形成了可以称为闽东经验的一套做法。
闽东的数字化产业扶贫遵循着长效发展的内在逻辑。在农业上,大力实施高科技数字农业项目,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形成对精准农业的决策支持系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减少环境污染;在旅游业上,通过数字文旅助力旅游扶贫,依托旅游资源,围绕文化资源,创造文化价值,传播文化内容,销售文化创意,实现文化旅游全领域的数字化重构;在商业上,以电子商务为手段,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拉动网络创业和网络消费,推动贫困地区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依托内在逻辑,笔者总结出宁德市数字化产业扶贫的三种经验模式。
一、“政企签约+产学研用”的新型农业生产模式
闽东鼓励和引导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鲜活农产品直供直销、休闲农业网络营销、放心农资网络下乡等农业电商项目,建设市级农业电商相关示范性项目。《宁德市农业局加快推进数字农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将“互联网+”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的深度融合。该方案从提升现代农业园建设水平入手,围绕食用菌、茶叶等特色产业,按照智慧园区可视化管理系统、企业农业物联网、农业电子商务、园区内企业纳入“两个平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农资监管信息平台)监管、公共信息服务、特色现代农业成果展示等“六个”方面覆盖率100%的标准,争取若干省级现代农业智慧园建设项目。政府不仅提出方案,也进行了落地实行,例如蕉城区政府在“厦门9·8投洽会”上与易宇(上海)农业科技签约,双方合作在闽东建设高光谱农业大数据示范项目,已经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
在高光谱技术的作用下,农业生产不再是只凭经验、凭感觉的传统农业,在用成像光谱技术获取海量数据后,公司建立模型,推出精准农业决策支持系统,对作物准确地进行灌溉、施肥、喷洒农药作业,有效解决传统农业问题,从而节省成本、提高效益。如今高光谱技术还只是小规模使用,在未来可以借助卫星采集海量数据,不局限于宁德,在全国大规模投入使用。例如英国 Massey Ferguson 公司研发的“农田之星”信息管理系统,借助传感识别技术和 GPS 技术能够更为精准地进行种植和养殖作业、数据记录分析和制定解决方案。智能机械已基本装备卫星定位系统、电脑控制和软件应用系统,能够根据不同位置、不同质量的地块情形实现自动化、精准化、变量化作业,同时可以采集作物信息用以制作电子地图和调整生产策略。
二、 四个“智慧”+“两微一端”的文化品牌搭建模式
2014年至今,福鼎太姥山政府按照“全域化景区”理念,以生态和文化融合为核心,采用四个“智慧”+“两微一端”的文化品牌搭建模式,构建以市本级为主体,覆盖全市的“互联网+旅游”新架构,大数据进行智慧服务,网络进行宣传。
在管理方面,乡村地区区域大、分布散,太姥山镇使用“全域化景区”进行整合资源,再通过大数据进行智慧管理,实现乡村空间的再生产,有效解决这一困境。
在服务方面,游客集散中心实现免费WIFI全覆盖。无论是停车场停车、购买景区门票,还是景区语音讲解等,都可以通过支付宝、微信扫码实现无现金支付。景区设有几处智能景观望远镜,游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欣赏山海美景。
在营销方面,太姥山镇先从宣传入手,巧用“两微一端”,率先开通微博,将茶文化、畲乡文化作为载体进行输出,通过高密度的信息服务和沉浸式分享,收获众多粉丝,再借助飞猪、携程等电商平台,出售门票。
在统计方面,太姥山使用旅游集散服务中心数据处理房和智能化调度管理中心进行智慧统计,实现了游客实名制数据分析。将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营销、智慧统计四大体系结合微博微信及新闻客户端进行文化品牌的搭建。
与新媒体平台建立战略合作,旅游产业将会获取资金、技术支持,例如云南省与腾讯公司建立了“一部手机游云南”的合作基础,发布新的文旅IP战略合作。“一机游”的内置功能有看直播、识花草、语音导览等,云计算搭配LBS和人工智能,可以给游客带来新鲜的旅游体验,皆可借鉴。
三、“政府指导+媒体宣传+企业运营+农户经营”的四方联动模式
闽东地区和重庆山区都强化主体帮扶能力。重庆的贫困山区构建了“五优先一对接”利益联结机制,该扶贫联结方式的核心是服务,闽东地区更进一步发展,在利益联合机制中凸显主体,闽东地区以农户为主体,政府、媒体、企业为次主体,为农户服务,围绕农户这个主体进行联动,主要实施方式是在闽东地区各级政府指导下,通过官方媒体——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新闻扶贫”的宣传方式,引入第三方企业开发、搭建不以营利为目的、以扶贫为宗旨的平台“滴水购”,农户们进行生产、宣传、物流等工作,获得了更多就业选择。
在上级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寿宁下党乡组织成立了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探索“公司+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建设标准化的茶叶加工厂房,开发24小时直播的可视化系统和农产品可追溯系统,通过APP客户端外地客户可随时点击查看茶园种植管理和茶叶生产加工状态,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市场进一步打开,便需要媒介平台对接广阔市场。下党通过“互联网+”建立扶贫定制农产品O2O平台,开发专门的微信小程序销售,与淘宝、京东等专业平台合作,在线下“下乡的味道系列产品”入驻永辉超市等中高端销售平台。但目前,“下乡的味道”产品销售市场还仅限于国内,未来可以将消费市场进一步向海外拓展。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例如荷兰在欧盟各国建立农产品供应基地,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建立农产品流通中心,实现高度电子化,引入供应链管理理念,辅以发达的全球联运体系,实现产品流通高效优质。
张健欣
(刊登于《闽东日报》2021年9月17日第6版)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