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福文化,就是要通过深入挖掘福文化在传统文化中的深刻意涵,使其成为中国文化最醒目的代表之一。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将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把共享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科学谋划人民福祉和国家长治久安,充分彰显了党的初心使命与几千年传统福文化所折射出的中华民族价值观的和谐一致。
福建日报

在生存条件严峻的农耕文明时代,期盼风调雨顺、江河安澜、五谷丰登、四季安康,成为先民们深层的心理诉求,由此孕育发展出以“福”为核心的丰富多样、系统完备的吉祥文化,成为世界文明的独特创造与民族文化的鲜明标识。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独特的“福”文化被世界各国人民所喜爱与接受,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方式与载体。
福建日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三农”工作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推进经济建设的首要任务。
福建日报

在今年新冠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需求下,电商直播带货越发火爆。笔者深度参与了福建省农业农村厅主办、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承办的“县长带你买好货”系列网络直播,本文将以这次公益直播为研究对象,探讨“政府+媒体”组合试水直播电商时,重构零售三要素——“人、货、场”的优势与路径。

无直播,不电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民直播时代加速到来,“云复工”、“在家经济”、“零接触”等主推了直播电商发展。县市长们也纷纷走进网络直播间推荐地方特产,带动农特产品的销售。特别是传统主流媒体的加入,“媒体+政府”的电商直播,增加了网络直播的公信力、可看性和传播度。但要办一场内容既好看又能实实在在带动销售的网络直播,无论对地方主官、媒体平台还是对地方产业的数字化能力都是一场综合性的大考验。
省广播影视集团

“土味”一词大概从2017开始出现在大众视野,最开始的含义是“俗气的”、“不时髦的”,经过两年的演变后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符号,所包含的意义也发生了改变。盛行于网络的“土味”视频及其衍生物,通常带给人廉价、简单、过时甚至低级的感官体验,而“土味”却带着这些与现代流行文化格格不入的标签一路势如破竹,席卷了整个网络。“土味”盛行的背后,体现的是新一代受众心理和需求的改变。“土味”视频不只是看起来那样的粗制滥造的草根短视频,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网络亚文化,这不只是一小撮网民无聊的狂欢,也不只是乡镇青年的低级趣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从城乡对立的二元世界的夹缝里生长出来的独特文化现象,也体现着当代网民对消费主
省广播影视集团

全媒体时代中,农村应急广播地位持续下降,一些乡镇广播电台及乡镇村落喇叭也在逐渐消失。农村应急广播在2020年新冠疫情防控中的作用表明,面对自然灾害和各类突发性公共事件,广播仍是有效信息传输渠道之一。在全媒体时代,应加强农村应急广播建设,强化“应急”作用,注重常规化播出,加强技术应用,突出应急广播权威。应确立特定统一应急广播频率,完善农村应急广播体系,加强与其他媒体的强化结合,不断推动农村应急广播建设。
省广播影视集团

基于知识图谱的乡村传播研究热点、进展与趋势分析(1993-2019)
以知识图谱分析方法为手段,中国知网中1993-2019年的437篇核心期刊文献为研究样本,对我国乡村传播领域研究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年度发文量、核心作者、研究机构、核心关键词等维度探究了我国乡村传播学近30年间的研究热点、进展与今后趋势,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文化传承、乡村振兴与数字乡村等成为该领域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影响下,媒介赋权与数字乡村、乡村振兴与文化传承等将成为今后的热点研究问题。
省广播影视集团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乡村文化是传统的根脉文化,涉农纪录片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记录乡村的环境、文化和农民的真实生活,传播乡村文化。相比其他媒介作品类型,涉农纪录片在助力乡村文化自信方面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传播学、叙事学等理论基础,以涉农纪录片《记住乡愁》为视角,借助涉农纪录片的传播动力,分析其通过融合式的叙事表达、维护乡土文化本体、优秀传统文化的仪式化传播和影像传播产生溢出效应从而助力乡村文化自信的当代社会价值。
省广播影视集团

针对老年群体越来越多地接触和使用新兴传播媒介的现象,以淮安市Y镇为例,对当地老年人的媒介使用偏好进行调查。从多维角度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当前乡村文化振兴战略大背景下,老年群体存在过度依赖手机媒介、缺乏新媒介素养等问题,并提出应对未来老年人信息媒介传播的对策,进一步更好地满足老年群体的精神需求,增强社会的稳定性和精神文明程度。
省广播影视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