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把“美丽”看成干部的面子,他们把“美丽”看成自己的“福利”;别处人“你建你的我要我的”,光泽县后杉村的人不但“一起建”还“自觉管” 从“心”建“美”

    后杉村在光泽县李坊乡版图的中心位置,才3个村民小组,116户,516口人。虽然还不是美丽乡村的试点村,但他们却把这件事做得风生水起,乡里曾多次在这里召开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
    南平市委宣传部

    点绿成金·科特派在行动

    5月30日,政和县科技特派员叶家松在星溪乡东山村乐民生态专业合作社基地指导生产。近年来,政和县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14家,形成新型绿色产业经营模式,全县有100多名省、市、县科技特派员服务专业合作社。

    光泽县华桥乡吴屯村 垃圾归袋再清运 省钱省事效果好

    今年初,光泽县华桥乡吴屯村上坑边村村里意识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理垃圾办法,很容易顾此失彼。垃圾产生于人,只有让每位村民都树立起环保意识,才能标本兼治。于是他们想到了“转型升级”。所谓“转型升级”,就是模仿城市垃圾归袋、集中、清运做法。如在形式上变垃圾清扫入桶为垃圾直接入袋,收集清运由原来倒桶、掏池、裸运升级为收袋、封袋运送。

    从大学生中选拔基层党群工作者—— 乡村注入新活力

    首批基层党群工作者的选拔,共有5551名高校毕业生报名参加,其中南平籍生源占88%,形成了本土人才回归的井喷效应。经过笔试、面试、考核等,首批825名基层党群工作者于2018年8月到岗服务,覆盖我市346个贫困村和115个软弱涣散村。目前,已有175人担任村支部书记助理、549人担任村主任助理,其中149人兼任村团组织或妇联干部,经换届选举进入村“两委”班子21人、村主干5人。

    南平市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种植示范现场会—— 整地播种施肥 农机都能“搞掂”

    近日,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召开的南平市现代化农业机械化种植示范现场会上,大型现代化农用机械在田间“大展神威”。现场会在一处连片农田举行,120多名来自武夷山、松溪、邵武等县市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员、种粮大户、农资农具经销商等前来参加。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

    去年,全市党支部牵头创办专业合作社864家,建立740个党员带富示范基地,带动3811户贫困户就业;全市564个基层党组织与664名贫困学生建立结对帮扶关系,累计发放助学补助金502.3万元;调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全面实现了全市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对全市672户深度贫困家庭通过村集体资产收益扶持、产业“代管”模式、慈善捐赠、公益性岗位就业、兜底保障、医疗扶贫和教育扶贫等措施进一步扶持;鼓励和支持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开展企村互动助力脱贫行动和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献爱心活动……

    共同“圆梦” 建设新农村

    今年,“圆梦村”行动计划在我市正式开始实施。目前,该项目在福建省共设立武夷山市兴田镇西郊村、大渚村,建阳区麻沙镇水南村三个建设试点村,旨在围绕推动乡村振兴,进一步深化“南平机制”,用5至7年时间,着力打造在全省有示范带动作用、可复制可学习的新农村建设样板。

    “现在的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依托国家的扶贫政策,东游镇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建瓯市东游镇溪尾村村民谢丽玉基本无需额外出钱就住上了位于镇区的80多平方米的新房子。搬进新家后,扶贫干部经常到她家里找他们谈心,帮忙找致富的路子。他们家在集镇开了一家“年年红”门业店,小店有七八万元的收入。很快,她家就达到了脱贫的标准。

    如何让农村彻底告别“脏乱差”?光泽县崇仁乡大洋坪村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做法是——一“整”一“治”美常在

    大洋坪村是光泽县崇仁乡最偏远的建制村。就是这么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近年来各项工作却老受表扬,就连眼下最难做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也是一路领先于全乡。“把上级要求做的事,变成群众所想所要的事,难做的事就会变成乐意做的事。”日前,崇仁乡党委书记黄世良在总结大洋坪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时说,“整顿一处脏乱差项目,跟进一个治理措施,让美成常态,正是大洋坪村的成功之处。”

    “我们把地瓜干卖到全国各地”

    三年前,原本在外做小生意的陈杰,发现自己老家的地瓜干经政府和媒体宣传推介后,在消费者中知名度越来越高。从小在家干农活的他知道,罗家地村出产的红心地瓜品种,经传统工艺制作出的地瓜干色泽金黄、软糯香甜,他毅然回到老家种地瓜、做地瓜干。从种植地瓜到制作地瓜干的过程,陈杰都拍摄了不少图片和短视频,并把它们上传到朋友圈、抖音等平台。不断有网友添加微信、老客户咨询购买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