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保护好、建设好耕地,改变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疫情过后,湖珠村抓紧谋划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稳产高产的高标准农田。
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
10月21日,《闽南日报》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从大山“遗珠”到绿色“明珠”——长泰湖珠村变迁记》的文章,报道了长泰湖珠村从昔日“隐”于大山深处的落后村,到如今远近闻名的样板村的变化。
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
长泰县珪后村是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这里依托千年生态文明古村的深厚底蕴,编织“花田美梦”,不断延伸乡村旅游的触角,“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成为了一道别致的风景。
漳州市长泰区岩溪镇
龙德自然村作为第一个通水的偏远山村,建设了具备过滤净化功能的小水厂,让群众喝上干净的山泉水,不再发愁没水用,真正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不仅保了胃,更暖了心。李土木家的这场午后“茶话会”还在继续。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融媒体中心
全域治理乡村环境: 乡村按下“美颜键” 产业跑出“加速度” —长泰坚持全域一体推进打造乡村振兴样板
筑梦于田野,奋斗在乡间。近年来,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上,长泰区正以时不我待的精神、昂首向前的姿态,坚持全域谋划、一体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阔步前行,奋力绘就“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美丽生活”新画卷,让村民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满足感和幸福感。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融媒体中心
碧水清波,飞鸟游鱼,河湖两岸,清新的生态底色随之延展。如今,走在长泰龙津溪边上,一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画卷徐徐展开,而行走在画卷上的人更美,他时而低头弯腰看看流动的河水,望望两岸的绿植,闻闻河水的味道,时而打捞一下河道边的漂浮物……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融媒体中心

枋洋镇科山村是漳州史上唯一状元林震的故里,林震祖祠每年吸引着各地学生前来学习瞻仰,近年来科山村积极推动产业转型,利用得天得厚的地理优势、便捷的交通和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对外招商引资,发展农旅产业。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融媒体中心
“我们学习英烈的革命事迹,就是要结合工作实际,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在工作落实上下苦功夫,为振兴坂里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政治详和的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以辉煌的业绩告慰革命先烈!”6月11日,在正达村的虎江亭,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坂里乡新成立的“振兴乡村”党员先锋队聚集于此,怀着庄严、肃穆的心情向纪念碑敬献花篮,追思、缅怀革命先烈,并在纪念碑下重温了入党誓词。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融媒体中心
长泰梁岗山7万亩生态林里生长着近300种中草药,这些中草药,经过合作社指导产品的生产技术,用药、用肥、使用标准,可以开发出多层次、多系列产品,再由联合社统一线下线下进行销售,成为热销的商品。这一切,都离不开村级供销社从生产前到生产后一条龙的指导服务。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