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俞兴斌的带领下,盖洋镇画桥村实行“支部+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模式,将蔬菜基地划分为4个网格,由党员任网格长,促进党员服务与群众需求深度对接。家庭农场规模发展至300余亩,带动30余户村民加入蔬菜大棚种植,村民年收入明显增加。
“如果种地轻松又有钱赚,年轻人看到希望就会回来,农村就不会有荒地。”黄旺兴认真地说。
胡坊镇政府因势利导,鼓励“藏粮于技”,把好发展舵,做好保姆式服务,资金、人才、技术得到了有机融合,转化为乡村振兴探索中的强大动力。在全力开展抛荒撂荒地整治行动中,找到了自己的思路,并逐渐显现出成果。
今年端午,黄旺兴为左珍卫在奋发村的承包地施行了飞播作业,目前秧苗长势良好。其余土地,左珍卫因地制宜,种下了其他农作物。两个深信“此地有银三百两”的新农人,正期待着荒芜的土地重新唱响丰收赞歌。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融媒体中心
如今,在俞兴斌的带领下,画桥村实行“支部+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模式,将蔬菜基地划分为4个网格,由党员任网格长,促进党员服务与群众需求深度对接。家庭农场规模发展至300余亩,带动30余户村民加入蔬菜大棚种植,村民年收入明显增加。
蔬菜大棚建起来了,外出打工的人回来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3年时间,画桥村正朝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奋斗。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融媒体中心
说起毛祚胜,很多人知道他是微雕大师毛新华之子,是三明工匠、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明溪微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微雕作品获得国家及省市级多种奖项,还被香港东方艺术博物馆珍藏。目前,在国内唯有毛氏父子二人能进行“立姿蒙眼微雕”创作,堪称一绝。不过,人们只知其艺术造诣精深,却很少听说他的养蜂技术了得。
一个艺术圣殿的工艺大师,一个割着蜂蜜的养蜂人,是什么机缘让毛祚胜成了这样的跨界达人?带着疑问,笔者来到位于明溪县雪峰镇烽林小区的朝南北蜜蜂专业合作社,拜访毛祚胜。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融媒体中心
“今年年初,我们海西向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递交了七氟烷原料药和制剂的注册申报申请。”朱吉洪说,若海西联合药业的七氟烷制剂获得批准上市,将带动三明氟化工产业链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这些年,从海斯福和海西联合药业的发展来看,三明,我们选对了!”朱吉洪表示,今后将依托三明良好的营商环境和打造聚才“强磁场”契机,敢闯敢干、聚焦实业,进一步把企业做强做优,为三明建设“一区六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融媒体中心
旦上村地处明溪县夏阳乡西北部,村部海拔870米,是明溪县地势最高的建制村,属高海拔山区,全村森林面积13200亩,毛竹山8000多亩,毛竹资源非常丰富。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毛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竹,是大自然赐予旦上村的“礼物”。
“现在卖竹子最有赚头,最好的毛竹一根能卖20元,这些竹子大多是卖到我们明溪和永安的竹制品加工厂。”6月18日,旦上村村民黄圣余一边指挥工人将竹子装车,一边乐呵呵地介绍。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县融媒体中心

本月初,中国·明溪生态观鸟产业发展现场会在三明市明溪县举行。中国鸟类研究专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观鸟摄影师、鸟类保护志愿者等260余人集聚明溪,为进一步推动明溪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风展红旗·如画三明】为达“高颜值”,明溪这个小村庄下足了功夫
近年来,胡坊镇福西村积极发挥基层党建在脱贫攻坚、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勾勒出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