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松罗高山晚熟葡萄由绿转紫套袋的时节,福安市松罗乡近万亩巨峰葡萄丰收在望。作为南方高山优质晚熟巨峰葡萄集中产区,近年来,松罗乡围绕葡萄产业做足“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这篇文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推农民增收、村财增长,对全乡农民增收贡献率达七成,大力推动了乡村振兴。2019年,被中国农学会评为“南国最美葡萄小镇”。
【“革命遗址新故事”系列报道之四】福安东坑:弘扬老区精神 助推乡村振兴
追忆峥嵘岁月,作为共和国基石的革命老区,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中国福建三农网推出“革命遗址新故事”系列报道,聚焦福建老区,围绕革命遗址发生的新故事,以小见大,展现老区发展及群众生活、精神面貌发生的变化。
追忆峥嵘岁月,作为共和国基石的革命老区,为革命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中国福建三农网特推出“革命遗址新故事”系列报道,聚焦福建老区,围绕革命遗址发生的新故事,以小见大,展现老区发展及群众生活、精神面貌发生的变化。
除草、除虫、施肥、疏果、浇水……眼下,福安溪潭脐橙的果农们紧抓夏季好天气,忙着脐橙园的管理,为秋收打好基础。通过多年发展,溪潭形成了以岳秀村为中心的多村落连片发展的万亩脐橙基地,全镇发展脐橙、血橙、红桔、砂糖桔、红美人柑桔、桔柚、红心蜜柚、芦柑等柑桔类种植面积达1.5万多亩,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只有产业振兴,才能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近年来,福安市多措并举盘活资源促农增收,在特色产业支撑下,农民的腰包鼓起来了,村庄也焕发出勃勃生机。
宁德,因贫困落后,一度被称为中国东南沿海“黄金断裂带”。近年来,国网宁德供电公司认真贯彻福建省电力公司决策部署,紧紧围绕行业扶贫和定点扶贫两条攻坚主线,持续推进电力建设和电力优质服务。
5月18日-22日,中新社福建分社赴宁德市开展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展现美丽宁德”主题采访。5月20日下午,采访小分队一行来到第七站——福安市东山村。该村是康厝畲族乡8个畲族行政村之一,面积3.4平方公里,全村271户1100人,系畲汉杂居行政村。
东山村,系畲汉杂居行政村。步入村中,但见山清水秀,屋舍俨然,一派新农村的美丽图景。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山村曾被列为宁德市市级地质灾害隐患村,1988年正式启动整村易地搬迁,至1994年实现村民全部“下山”。
我市穆云乡近年来着力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为6个产业薄弱村、2个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采取“强企联弱村”“强村助弱村”等多种结对帮扶模式,落实“抓两头带中间”,促进村企优势互补,助推产业发展、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