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作答——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福建的骄傲

    福建,是林业大省。森林覆盖率66.8%,连续43年居全国第一。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就亲自推动实施了福建林权制度改革。自此,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坚持绿色发展,积极探索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今年是福建林改二十周年。二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长期关注,不同阶段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指引林改的正确方向。
    省广播影视集团

    海洋季风·风从海上来——福州鱼丸的“三级跳”

    漫步福州街头,大大小小的鱼丸店承载的是福州人对鱼丸的喜爱,从一条鱼,到一颗丸,再到鱼丸产品的升级、产业提升、产业链的形成,每一颗包含平凡烟火气的鱼丸,凝聚的是一代又一代人对鱼丸的传承与坚守,这也是福建人“向海而兴”的一段故事。
    省广播影视集团

    海洋季风·风从海上来——海上互联 深耕海洋

    福建作为海洋大省,拥有登记在册的各类渔船2万多艘。2020年6月,福建省启动了渔船高通量卫星互联网测试,这也是国内首次在海洋渔业领域开展的卫星互联网测试。2021年5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加快建设“海上福建”推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明确提出构建海上卫星通信和海洋应急通信保障网络,推广船载卫星通讯系统,形成海洋信息感知和传输网络系统。从此,“宽带入海”将逐步实现从近海到远海的连续覆盖,也为海事管理、海上搜救、港口航运等相关领域的新兴技术应用提供基础支撑。
    省广播影视集团

    《新闻启示录》龙眼破局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南方特色水果龙眼遭遇进口龙眼冲击,个小、没有香气、栽培成本高,当诸多问题缠身,中国龙眼如何破局?
    省广播影视集团

    《新闻启示录》一个农民的儿子

    他是个农民的儿子,他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还有土地、土地的命运,他对世界的贡献是一棵草——菌草。今天,他的菌草技术已经被推广到106个国家,广泛运用到养殖、畜牧、治沙甚至发电领域。
    省广播影视集团

    山海作答——全面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福建先行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交通是中国现代化的开路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以“交通强国”为指导,发扬“敢为人先、爱拼会赢”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打造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至此,山不再高,海不再远,八闽大地一通百通。
    省广播影视集团

    山海作答——谱写医保为民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继续加大医保改革力度,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深化医保基金监管制度改革,守好人民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经完成了七次,药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药品价格进一步降低,跟进国家集中带量采购三年多来,福建省一共节约了医疗费用50多个亿,通过“以量换价”降低了药品耗材价格节省了医疗开支,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这才是我们老百姓最直接的幸福感。
    省广播影视集团

    《新闻启示录》大地之歌

    据统计,福建全省已累计选认科技特派员64519人次,全年在一线开展服务的各级科技特派员超过1万人次,科技特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实现乡镇和重点建制村全覆盖、一二三产业全覆盖。科技人才到农村田间地头和车间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领着农民赚,成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省广播影视集团

    三明:“新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三明聚焦破解农村“人难选、选人难”、村干部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在村“两委”换届中,全面实施“人才回引”工程,不断拓宽人选来源渠道,推动在外优秀人才返乡任职。这些返乡的“新乡贤”挑起了乡村振兴的重担。
    省广播影视集团

    海洋季风,风从海上来——诏安:向海图强 做足“海”文章 (下)

    福建诏安,位于闽粤交界处,素有“福建南大门”之称。诏安有88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593平方公里,海洋资源丰富。无论是尝试把海蛎养到了外海,还是坚持鱿鱼深加工三十年,亦或是将海蛎壳变废为宝,他们都尝试以各自的方式坚守着这一片大海,在坚守中求变创新,寻找各自新的机遇。他们以海为生,但也因此让这片大海变得更加美丽而富饶。
    省广播影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