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李梅”铺就“幸福路”

    在享有“中国李梅之乡”美誉的永泰县,李梅产业是当地的农业支柱产业。这些年,当地正在积极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的发展之路,通过李梅产业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
    省广播影视集团

    水美松溪 扬起绿色风帆

    松溪县地处福建北部南平市,因古时沿河两岸多乔松,有“百里松荫碧长溪”的美景,故此有了松溪之名。当地优越的生态环境一直延续至今。2016年,松溪成为闽北首个国家级生态县,“绿色”成为这里的一块金子招牌。当地是如何在保有这块“绿色”的金子招牌同时,谋求更大的发展呢?近日,记者走进松溪,探寻答案。
    省广播影视集团

    安溪:农产品数字化助力乡村振兴

    近日,2021年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榜单发布,我省9个县(市区)上榜,其中安溪位列第一名。数据显示,2021年,安溪县农产品累计网络零售额71.96亿元,位列全国农产品电商百强县第2位,这是怎么做到的呢?
    省广播影视集团

    东山:“吃螃蟹”者们的进与守

    福建东山,位于东海与南海交汇处。这里有碧海蓝天、洁净沙滩,有绵延成片的“蓝色田园”,有形态各异的海底珊瑚。不同的景致在这里交织。美丽与丰饶的背后,有一群敢为人先的“吃螃蟹”者, 他们用各自的方式,书写着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故事。
    省广播影视集团

    传承创新“晋江经验” 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曾七次到晋江调研,并总结提出“晋江经验”。二十年来,晋江始终不忘总书记嘱托,发扬爱拼敢赢的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如今在晋江这个县级市,逐步打造一个超两千亿、一个超千亿、两个超五百亿、三个超百亿产业集群,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900亿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第四位。《新闻启示录》和晋江台联合策划推出“晋江经验”20周年报道,探访晋江是如何确立产业发展路径和主攻方向走上全面发展的路子的。
    省广播影视集团

    将乐:打造绿色发展的山区样板

    近日,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中,福建省将乐县打造“绿水青山”赢得“金山银山”的典型经验做法榜上有名。一个山区县为何能成为全国绿色发展的样板呢?
    省广播影视集团

    畲族银雕:“精敲细打”传技艺

    “中国银雕看福建,福建银雕看福安”。福安的畲族银器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工艺严谨考究,匠人众多。早在2011年5月,畲族银器锻制技艺就入选了“国家非遗保护名录”,如今,当地的这项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情况如何?如何充分挖掘老手艺的市场新“生命”,从根本上建立起一套人才培养机制,让传承与发展行稳致远,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精挑细选、精敲细打。
    省广播影视集团

    平潭:“百亿产业”的崛起之路

    今年一季度平潭进出口总额52亿元,同比增长121.1%,比全省外贸增幅高出86.9个百分点,这增速在全省排第一位。从“摸着石头过河”开始,这几年,平潭的外贸产业为什么会呈现出如此大的爆发力?
    省广播影视集团

    探秘全国首张林业碳票

    2021年5月18日,三明市林业局发行了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持有人是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民委员会。在发行的当天,这张碳票就获得了140845元的成交价。一张小小的票据,为什么有这么高的价值?它又是如何诞生的?
    省广播影视集团

    沙县小吃:传统技艺 坚守不易

    6月10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公布,福建的“沙县小吃制作技艺”榜上有名,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沙县小吃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保护和传承好这一传统制作技艺任重而道远。当下,传统手工制作的沙县小吃面临怎样的市场环境?
    省广播影视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