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城县石陂镇采取以“村集体+农户”为主的模式种植,实现村民村财双增收。石陂镇推动莲子产业发展,不仅来了经济效益,夏季荷花盛放的美景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赏花。
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种粮大户马芳华在临江、山下等乡镇流转土地2600多亩,种植再生稻1256亩,二季再生稻平均亩产稻谷(湿谷)达到了376公斤,算上头季的亩产(湿谷)707公斤,总亩产突破1050公斤(湿谷)。他还准备将300亩土地提供给善之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他们计划种植本地蔬菜‘黑皮白’,在各个稻田中撒下紫云英和油菜
沙里红糖已成为带动沙里自然村农民增收最直接的支柱产业之一。种植户金崇武说:“我们种甘蔗已经种出了感情,特别是近几年种植甘蔗政策好、价格稳定,今年糖价好,收购价到了每斤10元。我家种了20亩,甘蔗收入就到了8万元,除去日常开支,还可以存下一点钱,日子过得很稳定。”
1995年,贾晓晖从福建林业学校林业专业毕业,被分配到浦城盘亭林业站工作。如今,身为浦城县林业局竹业股负责人的她,更成为了竹农的“贴心人”,竹企的“引路人”。


光泽县鸾凤乡中坊村托圣农集团,以工业反哺农村,因地制宜将产业触角嵌入到乡村,与乡村融合发展。鸾凤乡的16个行政村,由圣农实行“1+N”产业帮带模式,将产业有机嵌入乡村,‘消灭’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下的贫困村,打造出收入可观、发展可持续、经验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政和县澄源乡引进了吊瓜产业,乡政府还对连片150亩以上、带动农户不少于30户的多利益联结的蔬菜(吊瓜)基地设施建设予以农业重镇专项补助,帮助不少贫困户争取到每人五万元的农村信用社低息贷款,鼓励他们以资金、土地入股合作社。到2019年底,1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433户1622人已全部脱贫。
浦城县富岭镇大水口村引进大水口旅游度假区民宿项目、田园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近亿元,全力打造闽浙赣三省交界“网红”景点
浦城县富岭镇大水口村引进大水口旅游度假区民宿项目、田园综合体项目,累计投资近亿元,全力打造闽浙赣三省交界“网红”景点。
他是村党支部书记,也是个退伍老兵,葆有着军人的品格。在他和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老区村岚头“靓”起来了
岚谷乡岚头村的党支部书记裴良荣争取扶贫项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挖掘红色文化,发展种植养殖业,带领村民摆脱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