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同志担任宁德地委书记期间,对统一战线工作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实践,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理论观点和工作方法。三十年来,闽东统战部门传承和发扬习近平同志在宁德工作期间统战工作指导思想,全面扎实推进民主党派、民族宗教、民营经济、民间外交等统战各领域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不甘落后、顽强拼搏,奋发有为、敢为人先的闽东精神始终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闽东人实现自我发展、跨越发展。今天的闽东正以它全新的面貌崛起于海西东北翼,闽东精神源于历史、基于现实、紧跟时代、引领发展的发展理念也将代代传承。
提出只要以“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优化生态产业结构、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打造高素质的环保队伍、提高生态文明意识来推进宁德的生态文明建设,就一定能让青山常在、清水长流、空气常新,良好的生态环境常伴,就一定能把宁德建设成为一个“产业优、机制活、百姓富、生态美”的新型城市。
继承和发扬“滴水穿石”闽东精神,开发和利用闽东特色物产与自然资源,创立闽东特色农业及加工业;开发特有动植物资源旅游和生态旅游项目;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文化,是推动闽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胜法宝。
新时期,推动科学扶贫、精准扶贫要咬定目标、埋头苦干、持之以恒,将“滴水穿石”的精神贯穿始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把握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要苦干实干、务求实效,把抓落实作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根本着力点;要协同推进、合力攻坚,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大格局。
宁德历届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四下基层”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矢志不渝坚持和传承其深刻的思想精髓和重要的精神实质,不断筑牢民本思想、强化为民服务观念,推动下基层在闽东大地蔚然成风。
秉持大财政理念,绘就大发展蓝图——以辩证思维推进宁德财政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时的闽东财政经济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当时他就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紧缩与发展、多办事与量力而行等财政经济关系,要有“先予后取,培植财源”的大财政理念。在这种辩证思维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并践行“四下基层”“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时不我待的担当,为宁德擘画发展的蓝图,指引宁德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198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的振兴在于“林”——试论闽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一文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等重要论断,形成“三库”(水库、钱库、粮库)绿色生态理念,这是“两山论”的理念萌发、理论雏形和实践源头,为宁德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