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蕴含因地制宜的哲学智慧。习近平同志刚到宁德时,发现想要发展经济,摆脱贫困,面临的困难比想象的要大。为了让大家增强信心,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他提出了“滴水穿石”的总体思路。用这个出自《汉书》的成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持之以恒的精神与扶贫路线智慧地结合。
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按照党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第三卷和第一、二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学习,要紧密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厦门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用好《习近平在厦门》等采访实录,推动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深走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为加快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绿色是福建的底色,生态是福建的优势。早在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到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调研,就深刻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近些年来,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福建省率先走上了生态文明之路,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经验和突破。
“医养结合”“康养结合”是社区居家养老高品质发展的要求。近年来,我省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上综合施策、持续发力,取得了可喜成效。但是,由于受多重因素的制约,目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新时代老年人群的需求还存在着较大差距,其中,“医养结合”依然是发展中的短板,“康养结合”还处于政策倡导阶段。为此,笔者认为要研究、探索我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实现“医养结合”“康养结合”。
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创办经济特区“不惑之年”的深刻启示
1980年8月26日,厦门和深圳、珠海、汕头作为首批经济特区正式启动,迄今已有40年的时间。面对“四十不惑”之年,厦门经济特区按照邓小平同志1984年2月7日视察题词的要求,“把经济特区办得更快些更好些”,付出了艰辛努力,不仅创造了伟大奇迹,更积累了宝贵经验。
40年来,历经特区扩大全岛、设立台商投资区、实行计划单列、建设保税港区和自贸区、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等,厦门始终敢闯先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推动特区从海防前线小城蜕变为高颜值高素质的现代化城市,成为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前沿的时代标杆,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开局起步的重要起点,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凸显。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基础上,提升质量效益,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文化产业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了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性交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建议》,体现了三个“新”的鲜明特征,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深刻学习贯彻全会提出的新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更高水平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