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 宁德福鼎:小小豆腐坊托起致富梦

    兰彦营是福鼎桐城街道浮柳村牛头坑村民,几年前靠打短工为生,妻子因家庭贫困离家出走,留下年幼的女儿与他相依为命。经历家庭变故后,兰彦营一心想学门手艺改变命运。后经朋友介绍,他到一家闽南卤水豆腐坊拜师学艺。
    桐城街道办事处

    桐城开展扶贫包村干部入户走访活动

    为进一步落实和巩固贫困户帮扶工作,近期,桐城街道组织扶贫包村干部进行入户走访。 每到一处,走访干部们关切地询问了贫困户的身体健康状况、了解近期贫困户就业情况以及收入情况等,并希望他们坚定信心,勇于克服困难,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努力改善家庭生产生活条件,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桐城街道办事处

    “白茶让我过上好日子”

    近年来,福鼎市大力扶持白茶产业,使得白茶的知名度大幅提升,阿铁家茶园出产的白茶也打开了销路,受到顾客的欢迎。目前,阿铁的茶园面积达到了180多亩。他盖了房,娶了媳妇,还带领乡亲们一起致富。
    太姥山镇

    脱贫户陈常参:努力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福鼎市太姥山镇樟岐村脱贫户陈常参便在他的粮油批发店里忙碌了,搬运、装车、清点货物……“我每天早上6点多开始送货、晚上8点多回家,一天要搬运近4吨货物,虽然辛苦,但我对现在生活很满足。”陈常参笑着说。
    太姥山镇

    佳阳畲族乡脱贫典型任务——蓝恩兴

    兰恩兴一家从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养羊、开快递店、售卖自制白茶等多种经营,不但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成为了当地的致富能手。并在2020年评为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
    佳阳畲族乡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的通报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的通报
    佳阳畲族乡

    佳阳畲族乡脱贫典型人物——孙庭会

    在政府和村干部的鼓励和支持下,孙庭会一家贷款5万元用于扩大鸡舍,购买鸡苗,平时其丈夫还去山上干点农活,贴补家用,还有茶季采茶、种植黄栀子等等。
    佳阳畲族乡

    佳阳畲族乡脱贫典型人物——曾程成

    曾程成用2018年底争取到的扶贫资金进行了再生产,开了间小卖部,平时还用电动三轮车把产品运到周边的村庄去销售。
    佳阳畲族乡

    佳阳畲族乡脱贫典型人物——卢成赐

    卢成赐父亲每天会到前岐,蕉宕,安仁,三丘田、象洋去卖肉,每个月卖猪肉赚将近3000元,政府还在象洋村为其提供公益性岗位,在2018年的时候卢成赐当选村里的副主任,每个月都有了固定的工作收入,医疗保险和
    佳阳畲族乡

    激情追逐“柏洋梦” ——记“最美村官”王周齐

    1994年,王周齐回村挑起党支部书记的担子。支书一上任,他就找村干部谈心,找村民聊天问计,经过五年努力,村民的收入逐年提高,村集体债务也基本还清。2000年福宁高速公路动工,王周齐除了积极配合高速公路建设部门做好征地、拆迁、安置等工作之外,充分利用本村境内矿石的下脚料资源,与福清市福路建设公司联合创办了福宁材料有限公司,当年实现村财收入20多万元。2003年,他又筹资23万元平整被征用的荒地150亩,建起柏洋村工业小区,筑巢引凤。全村有1100多人在家门口实现转岗就业,月工资达3500元。 柏洋村原有大小自然村25个,70%以上的村民分散居住在环境恶劣的偏僻山区。几年来,王周齐四处奔走,争取造福工程指标,筹建永和新村移民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