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源:扶持家传酿酒法 实现“造血”式扶贫

    扶贫工作千头万绪,需要的不仅仅是智慧,更多的是真心、细心与耐心。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洪洋乡穴里村驻村第一支书陈勇耐心听取群众声音,细心了解贫困户需求,通过扶持酿酒业发展,不断增强贫困户自身的“造血”功能,实现“造血”式扶贫。

    市卫计系统来我县开展精准扶贫医疗下乡义诊活动

    为增强居民的健康意识,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6月12日,福州卫计局组织福州市第一医院医疗专家到白塔乡凤坂村开展精准扶贫医疗下乡义诊活动。副县长杨大粉参加了此次活动。

    夯实稳定脱贫基础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碧里乡坚持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帮扶不断,扎实开展产业扶贫,着力夯实稳定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果,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建档立卡、对接企业 罗源去年实现2505人脱贫

    作为扶贫开发的重要手段,金融扶贫如何“对症下药”而非“大水漫灌”,关系到脱贫攻坚的成效。自2016年以来,罗源县用小额贷款突破这一瓶颈,瞄准贫困户生产的薄弱环节,不断扩大扶贫小额信贷受益面,增加农户收入。为精准扶贫找到了方向,为农户脱贫创业带来了希望。

    罗源2017年扶贫开发工作清单出炉 明确任务单位和节点

    过去一年,罗源脱贫工作亮点突出。今年,罗源再列新目标:完成脱贫减贫191户576人;完成31个扶贫开发重点村脱贫摘帽;完成造福搬迁561人。

    罗源县爱心集市扶贫公益活动启动

    罗源县爱心集市扶贫公益活动启动

    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福州市鼓楼区审计局充分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文件精神,结合罗源县碧里乡西洋村的具体情况,制定志愿服务行动方案,对口开展乡村邻里守望、助学帮困等多形式志愿服务活动。

    罗源县委书记进社区领取群众“微心愿”

    罗源县委书记进社区领取群众“微心愿”

    【我和我的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天敏:我们的时光

    三年前,作为我县唯一的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曹垅村,是个典型的边远山区贫困村,产业凋零、基础薄弱、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几乎为零,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谋生,村子也成了“空壳村”。2017年底,陈天敏由省财政厅驻派曹垅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他的到来悄悄地改变了这个小山村。

    贫困户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

    罗源县起步镇兰田村卫生所,罗源县鉴江镇卫生院院长陈书淮和副院长郑新夏终于见到了鉴江镇贫困户雷祥灿。为了给他的健康造册建档,医院和乡镇干部足足找了他近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