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电商风潮涌 坐看“云”起时

    建瓯是“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全国电商示范百佳县”。随着“直播+电商”模式的兴起,2020年以来,建瓯抢抓“云”机遇,主动适应消费升级新趋势,推动“互联网+”与各类消费业态深度融合,推出了“全闽乐购·建瓯购欢天”等活动,不断推动农村传统供应链升级,培育了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了一批品牌产品、培养了一批带货达人,建瓯电商的“盘子”正不断做大做强。

    产业助贫,促脱贫农户持续增收

    顺昌县实施企业分类对接脱贫农户产业帮扶模式,动员县里34家农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专设帮扶车间、帮扶基地和种养大棚,与全县1045家脱贫农户开展产业结对帮扶,循序渐进培育脱贫农户自身造血功能,促进脱贫农户长效增收,稳定脱贫。

    人保财险建阳支公司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结对挂点的建阳区美溪村,同村民一起开展乡村环境整治

    人保财险建阳支公司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结对挂点的建阳区美溪村,同村民一起开展乡村环境整治

    建瓯市川石乡 科特派指导柑橘冬春科学管理

    川石乡徐布村是建瓯市柑橘主产区,种植面积720亩,品种主要为芦柑、脐橙。针对果农的冬季修剪技术落后的问题,詹小敏在柑橘基地现场为果农的冬季修剪管理进行现场示范,具体讲解,对果农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让村民富起来 让村庄美起来 浦城黄毕村以龙头企业带动促乡村振兴

    近年来,黄毕村立足村情实际,以打响做强“黄毕洋酸菜”品牌为引领,延伸发展高山蔬菜、水果种植等主导产业,把农业传统产业与休闲旅游、果园采摘等新兴产业相结合,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福建林职院科技特派员奋战在服务“三农”一线 让科技成果辐射千家万户

    从“百千万工程”到“乡村振兴”,从科技扶贫到科技强农富农,多年来,福建林职院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人才优势,传播科技种子,全力开展农村技术人才培育、科技人才下基层、科技成果下基层工作,努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种出累累硕果。

    政和县在全市首创小型消防站进乡镇——家门口的“消防站” 让救火不再千里迢迢

    2018年11月,澄源乡小型消防站建设完成,挂牌投入使用,这是我市首个在乡镇建立的消防站。站里将人员平分两组,施行两班倒,24小时值班备勤,每次至少有5名队员在站,事情紧急随时召回其余队员。为提升技能,政和县消防大队对小型消防站队员进行跟队驻训10天的集训,掌握必要灭火常识和火场自救本领。今年以来,政和县小型消防站共扑救民房火灾4起、山火5次、汽车火灾2起,参与社会救助1起。在处置火灾初期,小型消防站发挥“小、快、灵”的独特优势,及时将火势控制,为县消防大队前来处置争取了宝贵时间。

    顺昌县: “联合社” 联出增收新路子

    农业机械合作联合社除了能为全县农户提供农机代耕、代种、代收、谷物烘干、农机具维修保养等服务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科学统筹、合理调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机资源优势,提高农机利用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南平市委宣传部

    果实未到“出嫁”时 客商抢订“娃娃亲”

    为了拓宽桃子的销售渠道,合作社投资近百万元新建了小康村水果交易市场,目前已吸引大康、皇康、上岩等周边村前来交易水果,桃子上市季节,一天就要发货30多车,这里也成了建瓯最大的桃果交易市场。
    南平市委宣传部

    松溪:立足市场需求种植吊瓜 村财增收农民致富

    瓜是重要的中药材,其籽粒大肉多,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食用瓜中的上品,成为不少人的喜爱。近年来,松溪县松源街道钱园桥村立足市场需求,广泛种植吊瓜,在带动村财收入的同时,带动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