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推进“四绿”工程 建设美好家园丨城厢区着力构筑城乡绿化一体化体系
绿意盎然的莆田五中校园 6月25日,城厢区灵川镇径里水库堤坝旁,几名工人正忙着给新栽植的1000多株福建山樱花、非洲茉莉浇水、除虫,确保这批今年义务种下的苗木能禁受烈日的暴晒,更好地成活。
【生态文明】退果还林守护“大水缸”丨东圳水库湖滨缓冲带治理工程启动
据介绍,今年5月,该镇正式启动东圳水库湖滨缓冲带治理工程退果还林项目,率先在岭下、长基、利车、坑洋等4村同步实施退耕退果。常太镇地处东圳水库之滨,由于历史原因,库区山林栽植枇杷、龙眼等经济作物,导致库区周边和上游原有的天然植被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一定程度上污染我市“大水缸”——东圳水库,影响了库区的生态环境。
6月3日,城厢区东海镇团结溪河道施工现场,2部挖掘机清理淤泥有条不紊,工人们忙着勘测、整理石块。据现场负责人蔡金英介绍,工地目前正进行挖基抛石,边挖边抛,整个工程预计于11月中旬完成。

【生态文明】重现水清岸绿通畅美景丨灵川镇河道整治基础工程近期完工
连日来,在城厢区灵川镇径里溪、桂山溪河道施工现场,运输车和挖掘机来回穿梭,两岸的生态景观已悄然发生变化。据介绍,径里溪、桂山溪作为灵川镇境内的两大河流,总长7.公里左右,溪流贯穿7个村庄。

为大力推进城厢区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推广标准三格式化粪池分户处理植物模式,今年该区结合农村污水处理PPP项目,计划完成3846户三格式化粪池市级安排的任务,确保16个省、市级污水治理村庄的三格式化粪池覆盖率达到全村常住户数的90�� 据悉,经“三格式”化粪池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状况将改善农村水环境质量,特别是村前屋后河塘沟渠的水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连日来,城厢区灵川镇组织20多名工人,动用2台挖掘机,疏导清理东进村排洪沟,确保安全度汛。东进村受地形、山体、临海等客观因素限制,往年汛期期间,地处排洪沟附近、地势较低的农田极易被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生产。

【生态文明】让节水成为习惯|城厢区住建局开展实施国家节水行动宣传活动
日前,城厢区住建局织志愿者在万达广场开展“实施国家节水行动 让节水成为惯”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接受群众供水服务、水质监测和污水处理及环保等方面的咨询,认真向群众讲解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宣传城市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使节约用水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日前,城厢区灵川镇林业站工作人员黄俊驹、下尾村干部林秋荣,在下尾海堤放生一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鹭。据介绍,这只白鹭是中铁十一局职工陈先生送来的。7月12日下午,他下班回宿舍,路过下尾海堤附近田埂,发现一只鸟趴在田埂边,拍着翅膀,奄奄一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