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溪八大碗是松溪人在各大宴席中的八大主菜,具体指:太平蛋、年年有鱼、五彩目鱼羹、酸辣肉皮、五香蹄髈、冬菇肉片汤、什锦蛏干汤、如意吉祥鸭。它们是松溪人招待宾客必不可少的传统菜肴,也是松溪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此次活动的举办,对推介松溪乡村民俗美食,传承与展现地方特色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作为松溪唯一一项舌尖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角在松溪有着八、九百年的历史。而在松溪也流传着一个传说。这道美食,和南宋时期的的民族英雄岳飞有关。小角,也叫“削桧”。顾名思义,就是老百姓为了替岳飞解气,要将宋朝大奸臣秦桧削成肉片,剁成肉酱,再包着来吃的寓意,以此发泄老百姓心中怨恨。它与浙江油条的出现几近同期,都是民间纪念岳飞的独特方式。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木偶如呆木头,如何让它活灵活现,没有一翻功夫可不行,花桥乡路桥村民间艺人张义仔的手指操弄技艺,让这个呆木头也能揪住活人心。张义仔1965年曾在县越剧团当了一年的学徒,1966年参加文艺宣传队,为以后的木偶戏表演打下基础。1976年,他跟随父亲张信忠学习木偶戏,1985年能单独上台表演,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表演经验。我县提线木偶在清代由江西传入,其唱腔属弋阳高腔的赣剧曲调(俗称江西路)。近些年,遇重大民俗节日和庙会、香期,路桥木偶戏团便会到寺庙、街头演出或邻近县等地巡回演出,还时常结合计划生育、护林防火、推广烟草生产等进行政策性宣传。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黄粿:又称年糕,是松溪县民间极富特色的传统食品。黄粿从古至今就是松溪人过年时晚辈给长辈送年必备的礼品,预祝来年丰收之意。每逢传统节日家庭喜庆或贵宾到来,黄粿是餐桌上必备的佳肴,并作为礼物赠送。
松溪黄粿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选用本地优质大禾粳米、纯净山泉水及纯天然植物碱加工生产而成,因风味纯正、品质上乘尤被推崇。其生产使用的碱为纯天然植物碱,这些碱都是农民自己砍伐阔叶杂木,烧成灰,沥其汁制作而成。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通过松溪县委书记黄美萍作为松溪绿茶的推介人,讲述一方净土下的松溪绿茶的发展史。松溪把茶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形成了产业服务、科研开发、质量监测等体系,松溪绿茶的产量和品质也不断攀升。多次获得国家级各类奖项。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我国南方地区竹种丰富多彩,有淡竹、水竹、毛竹等约二百多种。竹枝杆挺拔,修长,四季青翠,傲雪凌霜,古今文人墨客,爱竹咏竹者众多,当然,竹子的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也受民间传统手工艺人的青睐,竹制品散发的清新竹香,为这一项行走在指尖的竹编艺术开辟了广阔市场。
篾匠手艺是细致活,讲究的是手上工夫, 要经过多年磨练才能达到精熟的程度。农村人编织篾器要选好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竹子才能编制出质量较好的竹制品。初夏时节,我们来到了旧县乡游墩村选取竹编工艺的毛竹。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融媒体中心
蔡喜龙一家做麦芽糖已经有三十多个年头了,一直坚持着用麦芽和糯米制糖,做麦芽糖的日子蔡师傅一家凌晨三点就得起床,从蒸糯米到压榨麦芽原汁再到发酵并熬煮成糖油,得花费一整天的功夫。等到柴火锅里的糖衣连成一片,糖油基本就熬制好可以出锅了。
熬制糖油是一个技术活,而从金黄的糖油到乳白的麦芽糖却是个体力活,蔡师傅需要用手中的木棍,快速的来回拉抻上百次,这样麦芽糖油得到充分氧化,期间加入磨好的芝麻和花生,香味满屋闻着都馋。
福建省南平市松溪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