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十):双溪沿岸

    双溪公园,位于同安东西溪的交汇口。作为同安城内的第一座公园,双溪公园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很多人儿时的记忆。通过修建滨水木栈道,连接附近的铜鱼池,双溪公园与南门桥旁的黑脸妈祖广场、同安古城墙、同安孔庙连成一片,形成旅游景观带。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九):西溪沿岸

    西溪是同安母亲河,千年同安发祥地之一,见证了古城文明的积淀。如今,西溪沿岸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美。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八):环城北路

    曾经的环城北路区域,地势平坦开阔,目之所及,百废待兴;如今,这里高楼林立,建筑群比比皆是,街道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人群,霓虹刺眼,灯光恍惚,更为古城增添一份美丽的色彩。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七):芸溪

    昔日芸溪,满眼望去,尽是低矮楼房和看不到边的翠绿;而今,纵横交错的道路、林立的高楼,构成了城市的血脉和骨架,推动着银城大踏步迈向新天地。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六):同安一中

    同安一中创校以来,几易其名,数迁其址,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现今,同安一中毗邻千年古刹梵天寺,背倚轮山远眺双溪入海。一夜春风,遍地桃李;一园繁花,芬芳四溢;走过喧嚣,掠过繁华;诲人不倦,享誉八闽。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五):铜鱼池

    “银城”作为同安的别称,早已为厦门市民所熟悉,但知道它的另一个别称“铜鱼城”的人并不多。“铜鱼城”这个名字来源于同安南门桥头的三块大石头。这三块大石头,形似鱼,色如铜,是古同安文明的象征。历史上,这三尾铜鱼曾深埋地下70年,2009年,重新建造的铜鱼池景观与市民见面。如今,铜鱼池已成为同安古城风采的标志。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四):商业老街

    同安商业老街两侧整洁的骑楼店面,既不失老同安城的古朴和传统,也展现出现代步行街的清新与繁华。骑楼在修缮过程中,保留了古色古香的韵味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三):文笔塔

    历史发其源,文化铸其魂。同安区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文笔塔既保持传统风貌的特色,又获得新的城市功能,虽历经400余年风雨沧桑,仍然一柱擎天。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二):双溪桥景

    双溪桥景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

    藏丨与特区同行·穿越时空看同安(一):同安钟楼

    同安钟楼始建于1930年,为纪念在护国战争中牺牲的庄尊贤、潘节文两位烈士而建。近百年前护国战争的风云早已化为尘烟消逝于时光的轨迹中,独有这钟楼,给后人留下凭吊的印记。
    厦门市同安区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