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区苏区文化建设与脱贫奔小康具有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文化建设既是脱贫奔小康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脱贫奔小康起着积极的助推作用。
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团结和带领老区苏区人民听党话、跟党走,着力发挥老区苏区的文化优势、潜力、后劲,有力助推脱贫奔小康。
福建省三明市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心全力抓落实。坚持不懈打好“客家祖地”这张知名品牌,不断发掘客家文化资源,推进客家文化研究宣传,将品牌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优势、发展优势、经济优势,光大客家文化事业,促进各项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用城乡一体化思维,开展精准扶贫顺应经济社会发展新时代,聚焦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盾,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是新时代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全新设计。本文通过调研,梳理三明市三元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根据三元区实施城乡一体化扶贫的优势和条件,提出了创新城乡一体化扶贫新机制的对策建议。
截至2018年底全国还有2016万城市贫困人口。新时代精准扶贫,不能落下城市困难居民。城市扶贫“三创”理论即城市扶贫的创新创业创造理论,其内容是把解决城市扶贫与创新创业创造有机融合,政府从创新、创业、创造三维视角研究城市扶贫,探索新时代对待贫穷现象与贫穷之人治理路径。在创新创业创造的时代背景下,城市扶贫要打破常规思路与办法,进行扶贫发展理念和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创业扶贫之路,尝试城市扶贫新模式;从体制、机制、金融、产业、人才等入手打造良好的“三创”生态体系来激活城市创新创业创造动能。
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落实精准脱贫的有效载体,在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和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比较多,需深入研究加以予以解决。本文以清流县为例,就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对今后一个时期三明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助推精准扶贫脱贫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精准扶贫是我国“十三五”时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任务。永安市注重将深化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与实施精准扶贫相结合, 以党建为统领,发挥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核心和示范引领作用, 提出“391”党建精准扶贫行动,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强调“回头看”、注重“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等具体措施取得了精准扶贫的初步成效。
精准扶贫是扶贫工作的精髓,是“十三五”脱贫攻坚的基本方略。经过多年探索实践,三明的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为此,必须在精准识别贫困对象、提高扶贫意识、精准推动产业扶贫、增强资金扶贫合力、因地制宜地精准施策等方面努力。
近年来,三明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一号民生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改革创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明市委宣传部
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探索各领域的改革。2015年,三明市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后,林改的步伐加大,在全国首推林权按揭贷款、林权流转支贷宝、林业互联网金融P2P等长、中、短期贷款后,又推出“福林贷”普惠林业金融。通过对三明市普惠林业金融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发展普惠林业金融的对策措施,即分别从政府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商业金融机构、金融产品消费者等角度予以考察。
三明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