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以其独特的整体面貌体现了特有的地域文化价值。然而,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村落消亡危机已经浮现,保护与发展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岵山传统村落是闽南地区唯一遗存较为完整的千年古镇,分布着众多的古建筑与人文历史遗迹,极具典型性。本文以岵山传统村落为例,梳理该村落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分析其面临的严峻问题,从而进一步探讨如何更科学有效地保护与发展岵山传统村落。
福建自贸试验区设立及其相关体制改革与机制构造将对泉州经济产生正负两方面影响。泉州应成立机构,加强与福建自贸区对接与合作;缩小营商环境差距,做好高端项目引资;营造腹地功能,借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本地企业在自贸区设立分支机构,变被动为主动,以强化自贸区正面效应,减少负面效应,推动泉州在经济新常态中持续发展。
七十年铸就辉煌巨变 新时代再谱宏伟篇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莆田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莆田,史称兴安、兴化,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美誉。从新中国成立前到解放后,兴化大地百废待兴,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进经济恢复和建设,莆田国民经济发展成效初显。再到改革开放,莆田撤地建市,形成一县四区两个管委会,即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湄洲岛管委会、湄洲湾北岸管委会。历届市领导班子在这块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带领全市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开创了美丽莆田建设的新局面。农村经济协调发展 农民生活迈向小康——改革开放40年莆田市农村经济发展成就分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兴化农村,勤劳、睿智的兴化儿女抢抓机遇,争先发展,创业致富,农村经济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农村生产力高速发展,农业总产值和主要农副产品产量高速增长; 农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由此带来了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农民收入迅速增长,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我市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是,到2018年,确保全市省定扶贫标准扶贫对象全部脱贫,确保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村财收入达到10万元,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聚焦“精准”二字,把“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搞清楚。要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管理,把精准扶贫工作与“三农”工作结合起来,
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 扎实推进健康扶贫事业
近年来,我们荔城区卫健系统为落实中央、省、市、区委脱贫攻坚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扎实推进健康扶贫工作,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为目标,结合卫健系统工作实际,深刻领会,把握精髓要义,寻找方向,来充分提升我们卫健系统在健康扶贫工作中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根据省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活动的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近期,调研组深入秀屿区埭头镇筶杯村,深入了解掌握筶杯村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形成此调研报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并强调:“要把扶贫开发同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为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我们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先后前往榜头、度尾、菜溪等10多个乡镇村(社区),全面了解掌握仙游县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融合机制建立情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本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