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滴水穿石”闽东精神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继承和发扬“滴水穿石”闽东精神,开发和利用闽东特色物产与自然资源,创立闽东特色农业及加工业;开发特有动植物资源旅游和生态旅游项目;建立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品牌和文化,是推动闽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制胜法宝。

    以“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

    新时期,推动科学扶贫、精准扶贫要咬定目标、埋头苦干、持之以恒,将“滴水穿石”的精神贯穿始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把握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要苦干实干、务求实效,把抓落实作为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根本着力点;要协同推进、合力攻坚,形成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的大格局。

    以“滴水穿石”精神传承“四下基层”优良传统

    宁德历届党委和政府始终把“四下基层”作为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矢志不渝坚持和传承其深刻的思想精髓和重要的精神实质,不断筑牢民本思想、强化为民服务观念,推动下基层在闽东大地蔚然成风。

    秉持大财政理念,绘就大发展蓝图——以辩证思维推进宁德财政经济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当时的闽东财政经济问题进行过深入的思考,当时他就强调要正确处理好全局和局部、紧缩与发展、多办事与量力而行等财政经济关系,要有“先予后取,培植财源”的大财政理念。在这种辩证思维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倡导并践行“四下基层”“滴水穿石”“弱鸟先飞”,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时不我待的担当,为宁德擘画发展的蓝图,指引宁德逐步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 ——关于闽东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

    198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的振兴在于“林”——试论闽东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问题》一文提出“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什么时候闽东的山都绿了,什么时候闽东就富裕了”等重要论断,形成“三库”(水库、钱库、粮库)绿色生态理念,这是“两山论”的理念萌发、理论雏形和实践源头,为宁德生态文明建设指明了方向。

    泉州:有为有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泉州是民营经济大市,按照省委“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部署要求,今年以来,泉州不断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发展底气、造优营商环境,让企业轻装前行、加速奔跑,助力“强产业、兴城市”战略。

    网络社会视阈下完善居民 参与社区治理的途径研究

    网络社会是建立在新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相互联结的新的社会形态,新的社会形态不仅给基层社区带来新变化,同时也给居民参与社区治理带来诸多挑战。基于网络社会视阈下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挑战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完善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具体途径。即加强社区建设,推进社区治理普遍合作;应用数据研判,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增进社会认同,提高公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创新社区治理方式,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基层社会矛盾及预防化解机制的实证研究

    基层是疏导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首道防线。本文通过对Q 市十一个县市区基层社会矛盾风险要素调研样本的比较分析,识别出不同地区可能引起基层社会风险的关键因素,并基于分析结果提出构建基层社会风险预防化解机制的有效路径,围绕当前基层社会需要预防化解的主要矛盾、预防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主体、以及有效预防化解基层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等继续实践探索。

    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选择

    发展乡村民宿旅游,可逐步实现城乡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空间等方面融合协调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发展乡村民宿旅游,需要“政府-民宿协会-民宿经营者”三方共同努力,才能提高乡村民宿旅游有效供给,推动乡村民宿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引导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民宿协会要发挥自治功能指导民宿旅游经营管理;民宿旅游经营者要因地制宜提升经营和服务水平。

    泉州市企业兼并重组中 政府行为的优化研究

    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泉州市企业兼并重组状况进行了调研,由此发现泉州市企业存在诸多问题,进而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措施,如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狠抓政策执行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实施跨国并购重组、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引导银行主动参与企业兼并重组等,从而推动泉州市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提升产业链和创新链,以促进企业尽快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