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播:(邓大略是漳平市脱贫办常务副主任,作为漳平脱贫攻坚工作的牵头人,他尽心竭力、恪尽职守,不断拓宽帮扶思路、创新帮扶举措,落实帮扶项目,破解农村、农民的实际难题,推动漳平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
2020年漳平市的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全市3288户9682个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标准,实现脱贫。36个贫困村,四个贫困乡镇摘帽退出,脱贫攻坚各项任务高质量的通过省、龙岩市的验收,但他的攻坚“战场”仍未结束,自今年3月起,邓大略开始投身到“台湾特色小镇”建设的攻坚工作当中,接续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口播:(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路人、村级班子的带头人,农村建设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漳平市西园镇基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叶启义全身心地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中去,让穷村庄变了新面貌。)
如今,村庄基础设施日益改善,村民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的同时,经济收入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根据扶贫政策,叶启义积极谋划激励性甘蔗种植加工项目。同时为了基泰村更快地脱贫致富,他积极开发“一村一品”资源优势,利用村里多年种植蔗糖、生产红糖的历史,大力推动基泰村红糖产业发展,并结合文化旅游,发展村集体经济,开辟贫困村农业增收新途径。
“兵支书”的美丽乡村梦——记漳平市和平镇春尾村退役军人、村党支部书记杨永龙
口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甘当人民的老黄牛”是漳平市和平镇春尾村退役军人杨永龙的座右铭,也是做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的信念和追求,他时刻牢记为民服务的初心,心系家乡,一心为群众排忧解难、谋划全村发展,致力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领路人。) 从保家卫国到富民兴村,使命不同,初心却不变,正是这份永不褪色的军人情怀,让杨永龙既是乡村振兴“主力军”,又是群众的“主心骨”。他个人也先后获得了漳平市“最美退役军人”、龙岩市“热心扶贫事业村干部”、“漳平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市人大代表王银香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从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成为了创业新农人。同时她心系众乡亲,带领困难群众尽快走上“创业致富路”,深受群众的好评。)
2011年,王银香筹集资金3万多元,购买3200多只山黄鸡苗,创办了善德计生家庭农场,开始发展养殖业。由于刚接触这一行业,没技术、没经验,半年时间亏损了16万元。面对残酷的现实,她不气馁,2013年初又筹资10万多元购买了鸡苗,并买来了相关书籍学习饲养管理技术,加上新桥镇大力扶持发展环保产业的群众,经常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指导服务,使王银香养鸡业发展得顺风顺水。现如今,王云香的家庭农场有珍珠鸡、贵妃鸡、白羽蛋鸡等10个品种4万多只,这些品种的鸡群也已成了市场上的“

作为漳平市人大代表和新桥镇双溪村村主任,郑德明充分发挥“五员五带头”作用,从产业项目入手,主动作为,倾心服务,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为增加村民收入,壮大农村集体经济,郑德明还大力推广光伏发电项目,村民每户出资4000元,不足部分由村财支付,在双溪村安装数百台光伏电板。在郑德明和村干部的带领下,全村共有19户贫困户入股了“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3万元,装机容量53千瓦,仅此一项,每年可实现增收5万元。
作为漳平市人大代表和永福镇李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可胜时时刻刻惦记着村里的村民,他不仅仅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更是村民致富的带头人,通过发展花卉产业,带领村民奔小康。
邓长安:发挥“五员”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2020年4月23日
作为漳平市南洋镇人大代表和梧溪村村主干,邓长安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以“五员”“五带头”为抓手,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吾祠乡吾祠村村主任、市人大代表卢衍栋,多年来扎根基层一线,心系群众冷暖,积极推进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以产业扶贫为抓手,带领群众发展多元产业,助力脱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