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春秋

    《海边春秋》是一部反映新时代中国建设的现实主义力作,用文学记录着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全书以实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中岚岛综合实验区建设开发为背景,围绕兰波国际项目与蓝港村整体搬迁的矛盾和破解展开叙事,触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年轻人回乡创业”“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两岸一家亲”等新时代的诸多重大议题,成功塑造了以刘书雷为代表的一批时代新人。该书荣获第十五届“五个一”工程奖和2019年度“中国好书”。
    部出版管理处

    高山谱青春

    描写福建的一个村庄观风寨的村民们响应党的扶贫工作队号召,走出大山投身沿海,依靠建筑打工和养殖海产脱贫致富。但人去寨空,留下些鳏寡孤独老人和儿童,产业凋蔽。山海县挂职的博士副县长王伟实,接受县委指令,会同热心于乡村振兴的年轻人,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制定方案,通过建立小学远程教学系统、村民食堂、老年人照料中心、智慧生物工厂、“安居”租赁网站、农民书院等措施,取得了上级和村民们的支持,在短时间内,不但保住了观风寨的青山绿水,还坐拥了集体企业,在党的十九大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初步完成了观风寨小康建设任务,实现了“两个一百年”的第一个一百年的全面小康目标。
    部出版管理处

    春山

    小说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六章,讲述大巴山深处的春山村在脱贫攻坚道路上,驻村工作队——一群九十年代出生的青年人,面对 “空壳”似的山村,直面“缺乏人气的山村如何才能振兴发展”的时代现实命题,利用春山的自然资源,深入挖掘厚重的民俗文化,巧借重庆老知青回报春山之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成功开启春山封闭的大门,让春山翻过贫困这道“铁门坎”的故事,用平实诗意的笔触描写了乡村振兴的艰难曲折,是一部温暖而不失力量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部出版管理处

    闽东老区扶贫路

    描写闽东各老区村扶贫脱贫的事迹范例和基层实践,从不同侧面反映展示扶贫工作的“宁德模式”。既有“五通”工程、造福搬迁、产业带动、基础改善、美丽乡村建设,也有党建引领、党员示范、派驻任职、能人带动、对口帮扶、政策兜底,还有各行各业共同发力。各地在致力老区村发展过程中,充分挖掘并保护老区传统的红色记忆,这既是对先烈、对曾在村里发生过的革命往事的一种缅怀,更是对今天安定、自由、发展的珍惜和励志。很多村庄还把挖掘保护红色记忆、传统古村落与开发当地美丽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走出一条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绿色致富之路。图书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气势恢宏的区域扶贫攻坚战役场面。
    部出版管理处

    八千里路云和月

    本书描写了十八大扶贫攻坚大背景下,乡扶贫书记张如东大胆启用省重点大学毕业生陈启明,陈启明带领村民努力实现“乡村振兴”的励志故事。全书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题,“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金山银山换不来绿水青山”等极具时代性的话语在书中时有闪现,展现出在扶贫一线的党员干部艰苦奋斗,不畏艰难,为人民服务的大局精神。
    部出版管理处

    我的东侨岁月

    我看东侨二十年

    宁德诗篇

    诗人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多次深入宁德乡村,“在这个风云激荡的年代”,“遇见”我们生活的时代,从而触发创作灵感,激发创作冲动。其诗作既有对宁德山川之美、生态保护和人文历史、文化建设的抒写,更有对城乡变化,尤其是农村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叙事,内容丰富,表现方式多样,展现了闽东的锦绣河山、灿烂文化和闽东人民艰苦奋斗、自立自强的精神。

    山海闽东

    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之一,着力于书写福建宁德地区的脱贫攻坚战。作者以生动的文笔、感人的故事,呈现了闽东脱贫攻坚战的辉煌成果。本书文学描绘与采访札记双线推进、历史场景和现实感悟交相辉映,文学性、思想性、史料性兼而有之,是闽东脱贫的忠实记录,同时对各地扶贫事业亦有启迪意义。

    赤溪——“中国扶贫第一村”纪实

    本书从赤溪村“贫穷的呼唤”到“‘输血’扶贫困”,又从“‘换血’刨穷根”到“‘造血’寻富路”,直到“建设小康村”及“未结束的尾声”六个部分,叙述了赤溪村32年的脱贫历程。

    山海见证——作家笔下的扶贫开发“宁德模式”

    组织作家深入生活、深入一线,书写宁德市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并出版文学作品集《山海见证——作家笔下的扶贫开发“宁德模式”》,以艺术视角见证闽东蜕变、 讲好闽东故事" 、记录时代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