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南平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及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坚强领导下,我县继续实施脱贫攻坚“一号民生工程”,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全力冲刺,久久为功,坚决打赢脱贫摘帽攻坚战。全年脱贫1749人,实现现行标准下贫困户全部脱贫,已脱贫的20076481和已出列8个贫困村扶贫成效持续巩固,新增出列22个贫困村,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各项指标均高于退出标准。现将一年来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强化工作责任,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落实“县负总责、乡抓落实、工作到村、任务到户”的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坚持高位推动、高压促动、高效联动,全心全力攻坚,凝聚脱贫合力。

一是领导带头挂帅出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脱贫攻坚专题会议,认真贯彻市“脱贫攻坚质量提升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各项部署,在工作调研中必看必问扶贫,多次访遍全县31个贫困村,协调解决各贫困村、贫困户实际问题,有效带动县乡村三级联动、部门协力齐抓扶贫。

二是层层压实攻坚责任。制定出台《2018年脱贫攻坚工作要点》《2018年脱贫攻坚考评方案》《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实施方案》系列文件,将相关工作明细到岗到人,限期倒逼推进;突出抓好“一把手”履责,推动各乡镇(街道)主要领导对所辖区域、各县直部门主要领导对部门挂钩帮扶贫困村入户全覆盖,牵头督促扶贫政策兑现、干部帮扶责任落实。

三是选优配强帮扶力量。围绕脱贫提质增效,深化党建扶贫“双推”与“四个一”特色捆绑帮扶机制,开展第三轮帮扶干部调整,推动全县1692名党员干部与2024贫困户结对全覆盖,已脱贫户均有公职人员持续结对帮扶;92名驻村期满干部转任村级党建指导员,重新选派安排49村第一书记45名科技特派员、69个捆绑单位共同指导推动,充分发挥91新聘党群工作者队伍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助力基层脱贫攻坚。

四是持续强化攻坚保障。加强县扶贫办、基层扶贫队伍配备,县扶贫办工作人员达10人,各乡镇(街道)扶贫专干均达5名以上。全年争取各级扶贫专项资金4009.23万元,预算投入县本级扶贫资金3395万元,由县财政统筹安排,全力保障各类扶贫项目、工作经费支出。

二、下足绣花功夫,落实扶贫政策

坚持分类施策、靶向发力重点抓好政策落地落实,突出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让贫困村和贫困户既能“增得了收、脱得了贫”,更能“稳得住、不返贫”

一是精细动态管理。严格落实国家、省、市部署,制定出台关于做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通知》《做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工作通知》系列文件县委、政府多次召开动态调整工作培训会、推进会,推动乡、村二级严格落实入户调查全覆盖,严格执行“两公示一公告一比对”系列程序,确保应纳尽纳,应退尽退。经过年中、年底二次动态调整,最终确定在档享受政策贫困户20246530人。扎实做好数据筛查,严格对照国扶系统质量评估规则,定期核查手册、内业和线上数据,确保无贫困对象漏评、脱贫对象错退现象,实现线上线下数据一致。

二是增强造血功能。扎实推进市“五个一百”示范带动工程建设,全年成功打造产业扶贫示范村12个,培育扶贫龙头企业6家,扶贫产业合作社9家,发展脱贫致富带头人10名,创建农产品品牌8个,有效拓宽贫困群众稳定增收渠道。深入实施光伏产业扶贫,由财政安排950元,通过“村集体+公司+贫困户”方式实现31个贫困村光伏并网发电。及时有效落实2018年第一批、第二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521万元、中央扶贫绩效奖励金60万元及省级产业扶贫资金350万元“因户施策”帮扶指导1400余名贫困户发展适宜产业,发挥龙头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作用,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化运作”等模式,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以上有效增收的脱贫产业项目。强化扶贫项目库建设,因地制宜规划项目,严把项目入库程序,累计策划生成20182020年度扶贫项目260个、总投资7425.77万元。其中,201860个项目,投资1178.29万元;2019130个项目(含彩票公益金项目),投资4539.87万元;202070个项目,投资1707.61万元。目前,201860个项目除一个属跨年度实施项目外,其余项目都顺利完成,并经验收,初显效益。

三是帮扶创业就业。深化贫困劳动力创就业登记,确保应纳尽纳,全年发放《就业创业证》3114本。整合人社、农业、妇联、中职校等部门资源,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236人次;举办精准就业扶贫招聘会8场次,结合“一站式”服务与入户宣传,推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1193人次。出台《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方案》《就业援助类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系列文件,新开发公益性岗位96个,已安置8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岗就业,人均每月增收640元。切实做好就业创业扶持,累计发放各类就业补助补贴44.25万元。拓宽家政特色服务就业载体,用好用足“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品牌优势,成立亲松家政服务公司,举办首届保育员技能竞赛,发挥带动就业效应,引导更多贫困户增收致富。

四是发挥金融作用把握省级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试点契机,下拨补助资金450万元(省级360万元,县级配套90万元),推动9个贫困村购买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股权,村财年均增收3万元以上。持续深化小额信贷扶贫,委托县扶贫开发协会,联合县农行、邮储、信用社,持续为贫困户提供最高5万元的贴息贷款。今年以来,已落实2017年度扶贫小额信贷277户、1359万元(含8户低保户40万元),以及新经营主体扶贫小额信贷13家、515万元,累计贴息金额50.47万元;新增发放2018年度贷款668万元,超额完成全年任务。

五是突出健康扶贫。围绕松溪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较高实际,在继续实施健康扶贫三四七工程基础上,建档立卡常住贫困人口100%完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65岁以上及重点患病人群100%参加健康体检。扎实推进医疗保险、慈善救助,由县财政统筹336万元,为所有贫困户购买每人480元(女性580元)的健康扶贫商业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9%,精准扶贫医保全年报销金额1995.36万元,精准医疗扶贫慈善救助金额161.18万元。

六是务实教育减负。围绕教育扶贫政策落地落实,全年摸排建档立卡学生1608人(其中在外市就读278人),确保政策应享尽享。持续落实义务教育及普高建档立卡学生免除学杂费政策,全年共减免贫困学生费用2154人次、202.535万元(其中,学前教育补助664人次、62.25万元;义务教育寄宿生享受生活补助345人次、37.425万元;普通高中补助454人次、50.96万元,普高免学费191人次,15.28万元;中职免学费314人次、32.9万元;中职补助186人次、3.72万元)。积极发挥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全年累计230余名困难学生筹集善款120多万元

七是保障住房安全。深化造福工程易地搬迁,在2017年已全面完成造福工程安置点、保障房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求,把握搬迁入住与务工就业、交通出行、乡俗习惯等方面联系,积极协调处理各类问题,切实提高入住群众满意度。严格实行危房改造定期

查访查验制度,全面保障群众住房安全,一年来完成危房改

79户(含建档立卡户38户),超额完成77户的改造任务。

八是加强低保兜底。建立农村低保对象和贫困人口定期比对机制,下发《关于开展农村低保对象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信息比对工作的通知》,确保符合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低保。全县全年共落实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1272891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945.95万元;保障特困人员409人,发放特困人员供养资金432.15万元;临时救助1184人次,发放资金101.28万元。

九是加快山海协作。把握与长乐区结成山海协作战略合作伙伴机遇,切实强化对接、丰富内涵、提升成效。今年来,两地间累计进行领导互访、协作活动6次,就版画产业发展、项目征迁、共建产业园区建设等工作展开具体沟通交流。严格对口帮扶资金使用,截至目前,累计到位帮扶资金1378万元(其中1250万元用于农村光伏扶贫、15万元用于贫困户帮扶、113万元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医疗兜底保障)。加快山海协作园区共建,规划1700亩共建产业园区,先期建设200亩标准厂房,依托新型轻纺龙头企业闽瑞环保,成功引进福建镜江纺织科技、闽侯纺织实业等公司进驻。

三、强化能力提升,从严督促检查

始终保持对脱贫攻坚责任落实的全程跟踪督促,强化日常指导、跟踪问效和结果运用,以实干实督确保脱贫实效。

一是突出务实树导向。坚持对路管用原则,狠抓脱贫攻

坚能力培训。在干部能力提升方面,组织各级领导干部参加脱贫攻坚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对党员、公职人员特别是新一轮调整的帮扶责任人,开展务实管用的业务培训,推动党员干部迅速进入角色、增强实干帮扶能力。在促进贫困户致富水平和满意度提升方面,除严格要求“手把手”“心连心”落实帮扶责任外,以乡镇党校为载体,结合“三下乡”活动,邀请省市专家、县农技专业人员以及松溪本土致富能手等,为贫困群众实地授课、现场讲解,在农村“家门口”给贫困群众带去接地气、易掌握的专业技术知识,得到基层群众一致好评。

二是突出重点强监管。持续强化扶贫资金监管,严格扶贫资金使用、拨付、录入、公告公示等各项程序,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全年下达的各项扶贫专项资金,均在规定时限内拨付,县级财政无结余。扎实开展脱贫摘帽“百日攻坚”行动,成立由县委书记担任指挥长的“百日攻坚”指挥部及八个专项攻坚工作组,并由县纪委(监委)牵头,联合10余个有关部门的扶贫业务人员组成检查组,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两轮全覆盖督查,督促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自查自纠,全面补齐工作短板,认真扫除问题残留,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三是突出实效严问责。将脱贫攻坚纳入大督查、“四比六促”督查、绩效管理考核等督查检查范围,并把督查成果作为干部年终考核、考察使用的重要依据,切实增强干部开展扶贫攻坚工作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作为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检查的重点和纪检监察工作的要点,坚持实地入户抽查访查,严防脱贫攻坚“弄虚造假”“掺杂水分”等行为,切实肃清扶贫领域不正之风,激励干部脱贫攻坚干事担当。一年来,共通报曝光扶贫领域典型案例48起,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853人,其中,党纪立案1314人,给予党纪处分14人。

 

 

                                                                       中共松溪县委                 松溪县人民政府

                                                                                           2019115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