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马尾区白眉村以党建引领带动,不断盘活闲置土地资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产业,积极探索“三农”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稳步提升。
一、白眉村的基本现状
白眉村地处亭江镇西北部,北部分别与连江县、晋安区接壤,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是马尾区最主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地。村总面积约15平方公里,辖区内有8个自然村,村民425户,总人口1385人,常住人口514人,外来人口50人,旅居海外侨胞800多人,多分布在美国等地,是我国的著名侨乡。
白眉村山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20分钟就能到达福州市区,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二、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
村财收入方面,2018年村经营性收入82.5万元,其中经营收入71.92万元,发包及上交收入4.71万元,2019年村总收入111.7万元,经营性收入83.2万元,主要增收措施为厂房出租、土地发包和土地租赁等。(白眉村2020年度经营性总收入684394.06元,其中包括营业收入597494元,发包及上交收入33408元,其他收入53492.06元)
自2017年美丽乡村建设以来,白眉村农村环境和面貌也在不断改善。白眉村新建心湖公园、村口公园、三叉路公园、百亩荷塘健身廊道等休闲场所,村道路和村主干道全面实现硬化,环卫工作实现市场化运作,完成三格化粪池、污水管网、污水处理终端的建设,供配水管网(或管道)供水到户,村庄入口新增公交站台……
1.加强党组织建设,党建引领经济发展。按照中央和省、市、区委的村书记主任“一肩挑”战略安排,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抓好村委班子建设,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一是坚持优胜劣汰,对人选进行综合研判,村两委干部“能者上庸者下”,鼓励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参与竞争,确保好中选优。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倾听党员群众意见,确定“一肩挑”人选。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从长远之计,确保“一肩挑”能够挑得动、站得稳、行得远。三是坚持公开透明,严格按照换届程序进行,全程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确保选举过程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2.坚持规划先行,做好乡村振兴工作。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与保障,挂好“作战图”,画好“施工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招。白眉村主打生态宜居,充分利用村域内山水资源,以休闲观光、田园体验、休闲养生和高端养老等产业为主导;首个招商引资的白眉国际垂钓中心是今年主打的项目。白眉国际垂钓中心旨在打造福州乃至福建省内空白的竞技垂钓运动,致力打造国家级垂钓中心。垂钓中心投入使用后,将经常举办全国性的赛事,丰富了乡村的内涵,吸引更多人流。
3.打造宜居环境,致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生态宜居的目标,对全村环境进行整治提升,除了房前屋后、农田整治外,还针对部分主要节点进行了改造提升。对进村道路沿线的废弃垃圾房和猪栏鸭舍进行了拆除,对道路两侧的杂地进行清理,补植部分乔灌木;对龟山裸露山体进行复绿,主要措施是裸露山体周边砌石笼挡墙,挡墙内外侧种植刚竹进行遮挡弱化,点缀少量乔木及补植部分灌木。山顶平地建设环形青砖步道,中间地块补植零星乔木及播撒草籽,铺白色碎砾石;对邢港河两岸进行景观提升。裸露地块进行复绿,将原堆场地块进行改造,打造生态河道景观及花田景观;对水库下弃渣地进行改造,打造露营地、烧烤区,为下一步引进产业打下基础。
三、下一步发展计划
白眉村海外侨胞众多,在过去,海外华侨华人寄给国内书信和汇款凭证,合称“侨批”。白眉村将打造成侨批文创网红基地,在保留人们乡土记忆的同时,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白眉村将充分利用侨乡的独特资源,通过大数据保存讲述每个华侨的老宅故事,结合直播,让华侨通过互联网就能零距离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保留民俗风情、清新生态等乡村元素,努力打造侨批文创网红村的范本。
白眉村将与福建省商盟公益基金会、艺风社继续打造艺风白眉侨批文创网红基地,为了展示旅外福建籍爱国华人华侨的移民史、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祖国发展所作贡献的真实事迹,加快速度收集侨批,进行实物抢救,一方面以出版的形式将原件集中保护,同时,运用科技手段,进行数字化处理,将侨批永远留存下来,讲述好每一位华侨、每一封侨批的故事,弘扬海外侨胞“热爱祖国、情系故里、吃苦耐劳、勇于开拓、笃诚守信”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保护者、开拓人。
在建设侨批文创网红基地的同时,白眉村还计划借助基地建设带动周边农特产销售、打造非遗文化特色民宿,发展特色旅游项目,助推农村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血液。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