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永泰县赤锡乡淡油村系省级贫困村,位于赤锡乡东部海拔660多米的高山地区,距离乡政府15公里,距离永泰县城30公里。全村下辖外淡油、崎际坑、王柏垄、石马4个自然村,总人口244户973人,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全村党员16人,村两委成员6人。全村有林地1389亩,耕地764亩,自然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村内盛产青梅、李果、山茶油、蜂蜜、羊肉、甜笋等农产品。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户、低保户5户,五保户8户,残疾人19人。
2017年底以来,淡油村两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主要任务,在永泰县和赤锡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挂钩帮扶单位福建省司法厅的帮扶下,确定了“法治扶贫”和法治乡村建设的工作主线和“党建强、治理优、民生好、产业兴的美丽宜居乡村”的工作目标,努力满足群众迫切需求,加强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淡油村于2018年实现贫困村脱贫“摘帽”,2019年实现经营性村财收入突破10万元,并先后获评县级平安村、乡风文明示范村、市级文明村镇、省级乡村治理试点示范村等荣誉。工作成效得到上级和群众一致好评,受到省市县新闻媒体报道。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强化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
淡油村党支部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在上级领导下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优化村两委班子结构。实现村级组织场所规范化建设,强化村内党建宣传阵地建设;运用好党员微信群和“党员e家”等平台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全村党员“学习强国”覆盖率和日人均积分在全乡所有村中名列前茅;与福建君立律师事务所、福州滨海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机关党委、福建省交通工程造价协会党支部等党组织开展党建共建活动。落实“三会一课”,召开村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和主题党日,看望慰问老党员,组织党员到闽清县美丽乡村示范村、福州数字党建(网龙)学院、永泰县塘前乡官烈村省委旧址参观学习。邀请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福州市委宣讲团、福州市委讲师团领导为村党员上主题党课。2018年来发展党员2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名。村党支部先后被评为县、乡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村务工作者均考录为国家公务员。
(二)推进脱贫攻坚,实现产业发展
淡油村全力打好脱贫攻坚战,立足村情实际,积极向上争取政策,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实现脱贫“摘帽”。执行落实好上级精准扶贫政策,以介绍务工、农技帮扶、无息贷款等办法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脱贫。通过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100千瓦、投资国有企业享受分红等方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由2017年的不足1万元增长至11万元。深入开展困难群众慰问工作,2017年以来共计发放慰问金和慰问物资10万余元。二是推进产业发展。成立淡油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兴办茶油加工厂;引导返乡村民创办农业合作社发展禽类养殖,并积极推荐其参加福州市政府机关大院、东部办公区春节展销会,农民丰收节、永泰美食节等活动和绿金优选等电商平台拓宽销路。
(三)重视民生工程,改善人居环境
淡油村以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容村貌,满足村民群众的需求需要。一是农村道路建设。筹措资金180万元对连通最后一个自然村石马村(苦竹隔至五里坑)2公里的机耕路进行拓宽和硬化,为群众出行、农村防汛和产业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在乡政府支持下,将淡油至东坑村通村道路(2.9公里)建设纳入青云山风景名胜区“十三五”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完善工程,向上争取中央资金360万元,由青云山管委会作为业主施工建设,建成后实现赤锡乡高山区路网贯通。二是美丽乡村建设。先后实施厕所革命、美丽乡村建设、村植千树等项目,争取资金300多万元,完成临搭旱厕拆除、三格式化粪池建设、房前屋后整治、裸房整治以及太阳能路灯、安全饮用水设施、登山步道、观景台、凉亭、停车场、全村绿化、村部便民服务中心、候车亭、公共厕所等一系列项目建设。
(四)抓好依法治村,优化治理体系
淡油村以法治乡村建设作为工作着力点,优化乡村治理体系,营造平安和谐文明的村居环境。一是建强制度保障。制定出台《淡油村法治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包括贯彻法治理念、夯实组织基础、加强建章立制、推行依法决策、强化综合治理、优化法律便民、加大法治宣教、助力脱贫致富、推进民生工程和建设美丽乡村十个方面、30条举措,切实将法治理念融入乡村建设的各方面各环节。二是加深共建合作。加强与公检法司、律师事务所、公证协会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结对合作,共建乡村法律服务站,引进聘请村专职法律顾问,定期“送法下乡”开展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扶贫济困等志愿活动。三是完善硬件设施。建成完善村综治中心、调解室、警务室、法治讲堂、法治书屋等一系列硬件设施,实现法治村居功能完备。精心打造村法治文化景观带,充分将法治宣教融汇于村景风貌和生产生活之中,营造浓郁的法治乡村氛围。四是配强法治队伍。组织整合村干部、大学生村官、村务工作者、村法律顾问、党员和老同志等力量,组成村务监督委员会、人民调解委员会、法治宣教志愿服务队、文明劝导队等队伍,打造协同联动的工作合力。乡村治理工作成效得到省委依法治省办、省委政法委高度肯定。
二、当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农村产业发展难。淡油村为高山“空心”村,交通不便、土地分散、劳动力缺乏,也没有乡贤或能人回村创业。加之考虑国家环保政策、市场风险等因素,想引进企业、发展规模化农业存在较大难度。目前淡油村集体发展的产业以外向型投资为主,缺乏本地本村的农林产业。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紧张。农村项目建设流程日趋规范,但建设成本也相应提高,项目的设计、招投标都花费不少,在整个项目资金中占比不小,以至于很多项目中上级给予的专项资金实际上不够用。淡油村2018年中竣工的道路拼宽工程,交通部门允诺的资金补助一直没有下拨到村,导致拖欠施工单位的工程款至今未结清。
三是乡村工作力量薄弱。农村工作千头万绪,当前上级布置的各类任务,开展的各项检查繁多,村主干基本每周要到乡里开2-3次会,且需要制作提交的内业资料等等也非常多,加之大多数村主干本身文化水平有限,在材料准备等方面是疲于应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最终做好的内业资料、宣传标语和展板也是五花八门,既不规范,也不统一。上级安排的大学生村官、村务工作者主要承担乡镇的工作,无法全身心投入本村工作。
三、关于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帮扶力度
建议上级部门加大帮扶指导力度,帮助乡村对接、引进适合当地实际的产业项目。如可推荐优质产业项目,吸收村集体作为股东入股享受分红。淡油村拟会同邻村云岭村,将岩顶水库资源盘活,发展垂钓休闲产业,为下一步开发朝天岩等旅游资源打下基础。
(二)加强助村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
建议上级部门进一步优化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在保障资金使用安全、规范的前提下进一步精简程序性花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让资金尽可能多的用在项目建设上。还要提高奖补资金运转下拨的效率,因乡村资金困难,对奖补资金在开工前就列入工程预算且占比不小,但此类资金又都需在工程竣工验收后拨付,一旦有所拖延,给村集体和施工方都带来不小的负担和损失。
(三)补齐农村工作人力资源短板
建议上级深入落实基层减负的政策和做法,精简会议、统筹安排好工作,让村干部有更多时间研究本村发展的问题。还要加强村干部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和视野,增强他们对当前政策的理解能力,对新时期环境的适应能力。建议继续推进做实大学生村官、村务工作者工作制度,让高学历的人才加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队伍,发挥才智帮助建设新农村。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