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近年来,台江区委宣传部在突出发挥好宣传部系统内部人员作用的同时,重视建立和发挥好宣传干部队伍、网络舆情队伍、基层文化队伍、典型人物队伍的各自优势,使宣传工作四支队伍齐心协力、开拓创新,促进宣传工作与队伍建设的有机融合,在全区打造了一支能宣传、善宣传、会宣传的干部队伍。
抓学习、重建设,宣传干部队伍奋发有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强调“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强起来,班子要强起来。”就我区而言,区、街道两级宣传系统干部是我区宣传工作的核心力量,两级宣传系统干部素质力量强否直接关系到我区人心和士气、发展和稳定。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从三个方面强化自身建设:一是着力抓好理论学习工作。我们每年都会下发《台江区理论工作要点》和《区委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不断健全区委、街道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努力推动理论学习规范化、常态化、实效化;二是扎实推进宣传系统干部培训学习工作。2016年以来,我们先后举办新闻学习培训班、宣传信息员培训班12场,组织街道社区宣传干部进行业务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培训,帮助宣传干部在各自的工作中会运用、会思考、会创新。积极开展“知行读书会”活动,要求全年每人至少要阅读两本好书,并有心得体会或读书笔记,目的在于提高宣传干部的写作能力;三是坚持不懈抓好作风建设。几年来,我们根据宣传部门自身特点,坚持不懈的深入推进宣传系统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活动,切实提高宣传战线“高举旗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改革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如在文化窗口部门,重点加强纪律教育,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文化执法部门,积极倡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在新闻宣传队伍,倡导行业自律,坚决抵制虚假新闻。
强引导、促和谐,网络舆情队伍主动有为。当前,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如何加强对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有效管理,积极应对互联网上传播的负面热点事件,科学处置、主动引导,化舆论被动为主动,这就需要我们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网络舆情队伍,为我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我们在建设网络舆情队伍中,主要抓好四个环节:一是抓建设。我们积极扩展网络舆情信息员的队伍规模,按照熟悉微博、微信、网络论坛等新兴媒体的操作要求,在全区吸纳一批具有较强的大局意识、一定写作功底、原则性强、善于观察和分析问题、有一定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的舆情信息人才,目前,我区网络评论员队伍已达38人,2016年网络舆情信息报送工作位居全市前列;二是抓培训。定期举办网络业务培训讲座,今年仅信息员、舆情员和网评员培训班就举办了两期,并有计划邀请省委宣传部研究室、市委网络办等专业人士对他们进行培训,提升网络舆情人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抓实效。组织网评员做好“福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市委书记倪岳峰频频提出‘一线考察干部’”、防抗台风等网络评论工作。积极跟贴、适时结贴,引导广大网民理性分析和思考问题,2016年以来,共完成157次网评任务,转发、评论520条;四是抓管理。我们认真制订了《优秀宣传信息员评比表彰制度》、《新闻工作者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考核和评选制度,及时安排布置工作,提出要求,循环跟进,并将其工作情况通报给所在单位,进行双向监督真正建好、用好、管好这支队伍,发挥好网上主力军的作用。
搭平台、导理念,基层文化队伍积极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离不开基层文艺队伍这一重要载体。加强基层文艺队伍建设,不仅有利于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文艺人才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而且能为基层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繁荣提供有力支撑。近些年,我们对如何激发基层文艺队伍的积极性进行了有效探索,在实践中着力打好“三张牌”:一是打好“服务牌”。我们筹集专项经费,积极推动完善10个街道52个社区文化站的基层设施建设,与此同时充分发挥街道综合文化站的文化传播功能,通过免费提供方便的文化服务和培训,努力满足基层文化队伍的文化需求;二是打好“传承牌”。2015年,我区民间人才队伍总数为51支,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数60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技艺传承人数8人。2016年,我们又召开了台江区非遗授牌表彰会,全区又授非遗项目9项、非遗传承人40人。这些传统民间文化是我区的宝贵财富。我们在队伍上传承,例如在台四小开设 “十番音乐学习班”、台实小开设“评话伬唱学习班”,为这些传统民间文化补充新鲜血液。我们对一些困难的民间文化传承人给予经济上的支持,在重要节日开展慰问,使之能够安心致力于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再创造;三是打好“创新牌”。不断加大文艺精品创造力度,2016年征集43件文艺作品,涵盖文学、美术、摄影、民间工艺、舞蹈、音乐、戏剧、曲艺等门类,参与福州市第三届茉莉花文艺奖评选活动。组织区作协会员参加福州市诗歌快闪活动,4个长篇小说项目参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工程”,两件作品参与2017年度福建省文艺基金项目评选。
不过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基层宣传人才匮乏,且身兼数职,工作繁重,影响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文化人才方面名家大师少、拔尖人才少、复合型人才少;人才队伍管理方面体制外文化人才激励机制不完善等等。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要以开放的思维抓好基层宣传文化系统的组织建设。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对象在基层,工作主体在基层,任务落实靠基层。一方面要按照中央和省市有关精神,健全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配齐配好街道和社区宣传文化工作人员,街道加强党委宣传委员的配备,合理配备宣传文化干事。加强区级党委宣传部门组织建设,充实工作力量。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原则,以“能力席位”标准,公开公平公正地选好配好干部。另一方面要拓展视野,创新思维。针对街道综合文化站和社区宣传干部配备不齐和专职干部不足的问题,完善“以钱养事”、“以奖代补”的模式,提高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的政治待遇和工作待遇。积极构建专兼职相结合的宣传干部队伍格局,采取聘用制、签约制等方式,充实基层专职干部队伍。在社区聘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和有专长的文化人员担任志愿者,进一步充实壮大基层宣传文化队伍。
二要以发展的眼光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实施文化名家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造诣高深、影响广泛的名家大师;实施拔尖人才培养工程,着眼基础性培养和战略性开发,重点扶持一批青年拔尖人才;实施文化能人培养工程,积极发现和培养扎根基层的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重视对互联网等宣传工作新领域的人才培养,适应网上舆论斗争的需要,壮大网络人才队伍,大力培育正面意见领袖,提高驾驭网络新技术的能力。实施高端人才引进工程。针对宣传思想领域的人才需求,制定文化人才引进目录,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重点引进一批文学艺术、网络信息、文化创意等方面紧缺的高层次文化人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采取柔性引进、契约管理的运作方式,打破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的制约,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坚持“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投入机制、激励机制,使文化人才有施展的舞台、有发展的空间、有前行的动力,增强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宿感。加强政策扶持,在资金投入、职称评聘等方面给予更大的倾斜力度。
三要以创新的手段加强宣传文化系统基层组织和人才队伍管理服务。抓好干部队伍的培训。加强宣传干部能力培养,建立分级分类、分工负责的培训体制,实施宣传干部培训计划。重点加强对宣传干部队伍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培训,进一步增强宣传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要采取积极措施,继续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在宣传干部群体中大力开展读书活动,有力提升基层宣传干部的文化修养。同时加强宣传工作业务知识培训,尤其是互联网等技术的培训,全面提高做好宣传工作的能力。做好体制外文化人才工作,建立宣传干部同体制外文化人才的常态化联系机制。形成“一对一、交朋友”的工作机制,在职称评聘、成果展示、参赛评奖、资金扶持等方面提供均等化待遇。建立体制外文化人才库,加强对各级各类文化社团组织的管理,发挥协会组织的联络协调服务作用。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