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近年来,在台江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外资工作全局,突出加快发展主题,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外资工作出现迅猛的发展势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九届九中全会、市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的各项部署,调研组针对台江区外经工作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专题调研,比较全面了解了台江区外资发展现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理清了今后一段时间工作思路,现将调研成果报告如下:
一、近年来台江区外资基本情况
(一)外资企业投资情况
截至目前,台江区现有存活外资企业135家,投资总额累计18.84亿美元,直接利用外资累计10.36亿美元(以2013年年检数据为参考)。
从外资企业投资类别看:外商独资企业100家,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的74.07%,直接利用外资9.4亿美元;中外合资企业34家,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的25.19%,直接利用外资9096万美元;中外合作企业1家,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的0.7%,直接利用外资588万美元。
从外资企业投资规模看:投资总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43家,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的31.85%,直接利用外资9.56亿美元;投资总额在500—1000万美元的外资企业9家,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的6.67%,直接利用外资3319万美元;投资总额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企业83家,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的61.48%,直接利用外资4762万美元。
从外资企业投资来源看:台湾和香港仍然是主要投资来源区,台资和港资企业共99家,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的73.33%,直接利用外资9.8亿美元;美国、日本、英国、新加坡、塞舌尔、萨摩亚、澳门、匈牙利等地投资兴办的企业共36家,占全区外资企业总数的26.67%。
从外资企业的作用和影响看:历经多年发展,外资企业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在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外贸增长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外资企业呈现的主要特点
1、引进外资,盘活和壮大了现有企业市场,增强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台江区正常运营的135家外资企业中,合资企业34家,合作企业1家,两者占外资企业总数的25.93%,通过合资、合作这种引进外资的方式,一方面给国内注入了有效的外资,带动盘活了国内企业,另一方面也引进了外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企业以后的做大做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这34家企业经营状况良好,其中的福建榕金实业有限公司已成功拍取台江区海峡金融商务区S地块建设总部大楼,福建华辰地产有限公司正在着手4亿元人民币的增资扩股计划,合资合作企业在增强台江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带动台江区经济发展方面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2、利用外资地域不断增多。截止目前,共有来自亚洲、美洲、欧洲、澳洲、非洲等5个洲的87家客商前来台江区建设,相信随着台江区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以后会有更多的国家的客商前来台江区投资,从而不断增加台江区的国际知名度,使台江区扬名海外。
二、当前台江区外资工作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十二五”规划以来,台江区利用外资不断发展壮大,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建设,通过开展“5.18”、“9.8”招商会等活动,不断推进台江区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利用外资领域也扩大到商贸流通、技术开发、信息咨询服务、融资租赁,并重点向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金融服务方面倾斜,同时利用外资的国别和地区不断增多.虽然台江区在利用外资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看到目前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
一是利用外资地区相对单一、外资抗风险能力较差。截至目前,台江区正常运营的135家外资企业中,港资和台资就有99家,占现有外资企业的73.33%,这两个地区的外资一旦出现波动,必将对台江区的外资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因而需要我们不断扩大外资利用的领域,吸引更多国家的更多客商来台江区投资建设,从而增强台江区利用外资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是利用外资规模较小、品牌效应不够强。虽然新批外资项目数量近年来均略有上升,但整体来看,在利用外资质量方面,品牌效应不够强,对重点领域的拉动作用不够大,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够明显。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促进产业链扩展与延伸的大项目较少。今年新设外资企业20家,注册资本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就有8家,并且多是从事传统的加工和批发等服务业,发展后劲不足。
三是引资方式单一,利用外资渠道较窄。近几年,台江区开展境外招商活动较少,且多数集中在港台地区,较具合作潜力的东南亚地区及其他国家,却始终没有确定为主攻方向,“走出去”的积极性有所欠缺;目前台江区直接利用外资仍主要集中在传统三资企业上,新型的跨国企业并购、资产重组、证券融资、BOT、项目融资等基本没有。
四是区域竞争激烈,利用外资难度加大。由于区位相连、产业配置的同构性,台江区面临着其他城区的激烈竞争。
五是制约外资企业因素增多。首先,可供招商的土地资源少。台江区地域狭小,用地项目数量较少;其次,项目落地难。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控制土地审批,上项目难;第三,外汇制约难。人民币不断升值使利用外资工作难度加大。第四,外资企业设立难。企业设立、审批和注册手续繁琐,门槛高,审批周期长。
三、做好外资招商工作,发展壮大外资的思路和措施
针对以上在这次外资调研中发现的各种问题和不足,切实做好利用外资工作,扭转当前利用外资工作中的被动局面,现就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发展壮大开放型经济提出如下对策和建议:
(一)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科学认识利用外资的重大战略意义。利用外资是台江区实施开放兴区、推进内外联动的战略重点,是提高区域经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紧把握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清醒认识台江区利用外资与先进地区的现实差距,切实增强发展意识、全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千万百计再争利用外资新突破,与时俱进开创外资工作新局面。
(二)变主导为服务,充分调动利用外资市场主体积极性
一是改进招商模式,政府部门要逐步变主导为服务、变中心为中介。注重在信息沟通、政策支持、综合协调、区域性对外合作等方面,发挥政府职能。二是注重社会化招商,建立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间定期联系制度,加大信息交流和招商资源分享;充分利用独资企业、中介机构海外关系网、信息圈的优势加大招商力度;鼓励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体,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循环,把符合区域发展和产业提升的企业引进来。三是采取国际化招商,寻找与国际知名咨询招商中介的联系,发挥国际信誉较高的中介、咨询公司或其国内、区内分支的作用,通过与其合作宣传,提升招商引资的层次与质量。
(三)确立质量第一观念,加大内涵式增长
一是要始终坚持把引资质量摆在首位,必须引进与台江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契合高质量企业,要注重外资项目对台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程度,对项目的品类、质量、投资强度、拉动效益、可持续发展等认真把关,重点选择对台江区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发展、资源占用、科技进步以及对产业链完善有促进作用的项目;二是加大内涵式增长,对已入驻的外资企业进行二次招商,鼓励其在现有基础之上增资扩产,少占甚至不占用新的土地资源,上新项目或者产品升级换代,提高规模效益。在台江区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尤应如此。
(四)结合台江区优势,实现重点领域新突破
一是发展总部经济。随着红星苑、百联大厦、申发大厦等一批高端商务楼宇的相继落成,未来几年,台江区可供招商的楼宇资源更加丰富,应有选择地引进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管理、研发中心及分支、著名咨询机构等入驻。二是利用海峡金融商务区金融服务业聚集的优势,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系,重点吸引银行、保险、信贷等国外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特别是国际结算中心、风投类金融。三是发展台江旅游业。结合台江区上下杭、闽江游、游艇码头建设契机,积极引进包括国际星级酒店、异国餐饮、娱乐等具有国际色彩的服务行业,使台江区成为国内外旅游者的青睐地,渐而形成国际旅游集散中心的综合功能。四是给合我市“退二进三”的产业发展要求,加快第三产业特别是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按照国际化城区的标准,全方位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社会服务机构,包括国际咨询服务、医疗、国际职业培训、文体交流机构等。
(五)改进服务,高标准建设投资软环境
一是加强政策环境、行政环境、人文环境建设,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获得外商依赖,扩大招商影响力;二是加强招商队伍建设,强化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不断提高个人招商引资的能力。与此同时,积极办好为外商服务的实事工程,充分发挥行政服务中心窗口设置的作用,积极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的行政审批工作,并主动上门服务,走访慰问,加快审批流程。
(六)进一步扩宽利用外资领域,力争使台江区在吸引跨国投资方面有所突破
正确引导外资投向,吸引外资向各行业多领域方向发展,要侧重于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时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引进、开发先进技术,进行技术创新,积极引导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业和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促进外商投资兴办资金密集型项目和设立先进技术型项目,要积极探索运用国际通用的吸引外资方式,争取运用跨国企业并购、资产重组、BOT等新兴的吸引外资的方式,从而改变台江区引进外资渠道单一的现状,以实现形成宽领域、多方位的利用外资格局。同时,把吸引跨国公司的投资作为利用外资的战略性措施,吸引世界500强企业来台江区投资,使台江区外资工作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牵头领导:严立武
牵头单位:福州市台江区外经贸局
参加单位:福州市台江区工商局、发改局、台西科技园管委会,各街道办事处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