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镇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紧扣“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目标,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以大项目,推动大发展,改善大民生”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下面,我介绍赤溪镇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赤溪茶历史悠久,素有“江南茶乡”、福建茗茶之乡和蕉城“粮仓”之誉。近年来,我镇紧紧依托“龟山万亩生态茶园”和“赤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两大优势,做强做优“农特”文章。按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建设赤溪茶博城即宁德天山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该项目占地面积115亩,一期投资1.2亿元,目前正在有序建设中,项目规划建设茶叶加工交易区、设施配套服务区、茶文化创意区等三个功能区,形成集科研、加工、交易、展示、观光、食宿、品牌培育、文化创意等于一体,整个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促进赤溪茶产业结构调整,带动赤溪产业融合发展,提高茶叶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同时,积极推进宁德赤溪乡村振兴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该项目申请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8亿元已到位,目前前期筹备工作正有序进行,项目建成投用后,将实现赤溪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经济发展强势态,推动赤溪农业由单一产业向复合产业转变,由短链发展向全链发展转变,由低端供给向中高端供给转变。
为了持续不断增强群众幸福感,我镇持续深入“美丽乡村”建设,在全力巩固好赤溪“国家卫生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美丽宜居小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镇”等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稳步实施道路沿线特色风貌改造、村庄亮化美化、街道整治工程,着力建设靓丽清洁赤溪。
在推动民生事业方面,我镇始终坚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身边事,全力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投入300多万元推进赤溪阳谷桥改造,消除公路安全隐患造福往来群众,目前该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在全镇范围开展裸房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已完成黄田村等7个村裸房整治250栋,完成率为100%;投入320万实施赤溪农贸市场改造项目,进一步提升镇区综合管理服务水平,目前已注册宁德赤溪助农商贸公司并进入建设阶段;投入400多万元实施电力管网下地新建工程,已完成镇区管沟开挖及管道布设,目前正在进行管线下地工作。积极开展医保电子凭证推广应用工作,针对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和使用进行讲解、培训,推动赤溪镇为民办实事常态化、长效化。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方面。我镇坚持以党建引领,按照“党建引领、共建共享、整体联动”的原则,进一步探索建立“一引二联三带动”机制,在党支部引领下,以项目为载体,以村级经济联合社为主体,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引导村民以资金、土地、劳动力等方式入股,组织群众一起闯、带领群众一起干,带动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增收”。
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和“七一”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精心组织和周密安排,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走深走实。坚持实事求是、务实管用,聚焦为民解忧、为民纾困、为民办实事,理清“办实事”任务清单,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确保学习教育取得更大实效。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