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背景】
柘荣县城郊乡金家家洋村位于城关西北部,距离乡政府所在地约8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 5298亩,其中耕地678亩,山地3942亩。主要产业以茶叶、太子参种植为主,全村共有3个村民小组,165户638人,该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 6户31人。陈爱萍同志,2018年任柘荣县城郊乡金家洋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开展以来,切实履行“指导、帮带、协调”等工作,不忘扶贫责任,牢记脱贫使命,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推进民生事业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增加了村财收入,脱贫了贫困人口,让金家洋村逐步走向乡村振兴。
【做法及成效】
1.抓住组织建设,映照党心。强化党建扶贫主力军,通过公正、公平、公开地顺利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优化村级组织结构,支部委员相比前任年轻化20岁,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明显提升;坚持“党建+扶贫”模式助力脱贫,将脱贫攻坚牢牢抓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将贫困群众纳入党员队伍,党员带头及时跟踪贫困户动态,掌握扶贫第一手资料。打造“支部+企业+基地+贫困户”党建扶贫示范基地,深化增收模式,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自觉抓党建促脱贫,推动形成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生动局面。
2.抓住民生小事,映照初心。2018年驻村初始,陈爱萍虚心诚心请教学习,摸清“家底”,了解民意。她深刻的明白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来自身边的一件件民生小事、实事。为保障群众出行方便安全,改善落后的基础设施建设,先后争取项目资金完成104国道至金家洋公路拓宽工程和村路口挡土墙建设;完善水利设施,修补村内各处防洪沟、防洪堤;完成路灯及停车场建设项目;完成村委至里村道路修复和路坯拓宽。同时,在乡政府的支持下,完成村主道及通往百花村的道路建设,全面提升村级设施建设。
3.抓住贫困弱点,映照决心。金家洋村建党立卡户6户31日,户户困难不同,精准扶贫,因户施策至关重要。驻村要驻心,要注情,陈爱萍积极走访贫困户,针对不同贫困原因,划分不同扶贫重点,在政策、做法、资金上向贫困户倾斜,充分利用帮扶责任人优势,争取公益性岗位,助力贫困户增收。同时,积极引导贫困户增强自主脱贫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组织入户宣讲、编制学习册、集体学习、典型树立等方式,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激发他们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以精神扶贫促精准脱贫。
4.抓住企业优势,映照齐心。驻村以来,陈爱萍坚持“支部引导、企业帮扶、贫困户受益”企业帮扶脱贫致富新路子,形成“支部+农业企业+贫困户”,利用百花村农业企业需求,加大村级与企业合作力度,吸收贫困户到企业进行务工增收,企业务工人员基本来源于村级群众,村群众因此年增收20多万,促进基层党建、企业发展与贫困群众同频共振、互利共赢。此外,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2019年起,企业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1.56万元。
【启示】
“村子富不富,关键看干部。”“第一书记”承载着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待,担子不轻,责任不小。陈爱萍同志,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用真心真情,抓好基层组织建设,用组织建设保障脱贫攻坚,着力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正是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第一书记投身脱贫攻坚第一线,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强大的力量。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