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图为搭载小型柴油舷外机变速器的“方舟号”,正在平海湾劈波斩浪。
只有小学文化的沿海农民,醉心发明创造,以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历时4年多,耗资200多万元,在近花甲之年研发成功填补国内空白的国家级专利产品,造福广大渔民和渔业生产。他,就是秀屿区平海镇平海村村民王国忠。
今年56岁的王国忠,已从事中小型渔业船舶机械维修30多年,是个在莆田沿海颇有名气的机械“大拿”。皮肤黝黑、干练开朗,这是初见王国忠时笔者的第一印象。衣着朴素的王国忠,眼神里有着“工匠人”惯有的严谨与专注,这个其貌不扬的“土专家”,凭着对发明创造的热爱与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把自己的一个又一个金点子转化为创新创造的巨大能量,研发成功包括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成果的小型柴油舷外机变速器,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发明家”,成就了自己的“发明梦”。
王国忠告诉笔者,他从小喜爱钻研,颇有机械天赋。许多复杂的机械,他只要拆下简单看看就能弄懂其中原理。在从事小型渔业船舶机械维修的30多年实践中,他发现船舶所用的国产柴油尾机虽价格便宜安全性好,但速度慢、效率不高,不受渔民欢迎。渔民大多喜欢进口的欧美高速汽油机。但进口高速汽油机使用成本高,而且汽油燃点低,存在易燃、易爆、易蒸发、易产生静电等缺陷,安全风险高。王国忠想,能不能综合二者优点,研发小型柴油舷外机变速器,让渔民的生产经营成本降低,安全系数提高,造福渔民和渔业生产。
但他的想法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妻子笑他一个没文化的“泥腿子”搞什么发明创造,简直是痴人说梦。村里人也把他的梦想当笑话。但坚定的王国忠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乡邻的嘲笑,在2014年初,毅然撂下从事30多年、收入丰厚的中小型渔业船舶机械维修业务,一门心思投入了柴油舷外机变速器的研发。在4年多的时间里,王国忠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与挫折,在不懈努力下,终于在2018年研发成功小型柴油舷外机变速器,并实现了实用化,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5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王国忠发明的国产柴油舷外机变速器速度可达20多节,与进口汽油舷外机不相上下,远高于同马力国产普通柴油舷外机,且购置成本低、燃油效率高,经济性能好,比进口汽油舷外机更加安全耐用,还能减少45%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据了解,采用王国忠研发的变速器的国产柴油舷外机,与同等马力的进口汽油舷外机相比,在同等工况下,花费可少50%以上,一年可节省开支8万元左右。此外,这款柴油舷外机还具备升降功能,航行过程中可大大降低与海底礁石碰撞的风险。
荔城区北高镇村民陈中华是王国忠发明成果的第一个尝鲜者。他正想购买渔船创业,听朋友介绍了王国忠发明成果后,就慕名购买了王国忠的“方舟号”实验船。他高兴地告诉笔者,新船确实不错,船速和进口汽油机不相上下,比国产普通柴油机快多了,既经济实惠又安全可靠,是一项市场前景非常好的发明创造。
如今,王国忠的发明成果已受到市场亲睐。目前,其已与朋友合资组建了股份公司,开始规模化生产,并已接到了6个福州等地的订单,实现产品收入60多万元。
吴志军 康希 文/图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