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缪文钦:心中有梦天地宽

 

人才名片:

缪文钦,寿宁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11年返乡创业种植高山晚熟葡萄,至今已带动寿宁凤阳全镇种植葡萄近万亩,荣获宁德“十佳农民”、宁德市“十大爱心青年企业家”、“宁德市五四青年奖章”、“宁德市劳动模范”等称号。

 

位于寿宁县东南部的省级生态乡镇——凤阳镇,在当地小有名气,不仅是因为这里历史悠久、风光秀美,更是因为这里盛产一种晚熟的葡萄,它经过春夏的洗礼,在温凉静美的秋季迎来收获,果皮紫黑,果实圆润,果味香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曾经的凤阳葡萄却“养在深闺人未识”,2011年种植面积不到300亩,如今却已发展到近万亩,甚至还走出了国门,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在凤阳只要提到葡萄,无人不提及“90后”返乡创业大学生缪文钦。短短数年间的巨大变化,离不开他的梦想和努力。今天的《功夫不负有心人》(新宁德 新工匠)栏目,我们讲述凤阳葡萄产业的“领头羊”——缪文钦带领乡亲致富的故事。

 

2008年,缪文钦从学校毕业后,在深圳经营茶叶生意。2010年,他和妻子回了趟老家,发现隔壁村的果农种植葡萄的效益很不错,这让他们颇为心动,于是萌生了回乡种葡萄的想法。

缪文钦:当时整个凤阳才几亩葡萄,田都荒掉了,大家都往外面跑,我在想,能不能我们回来创业,把农村这些群众带上。

 

说干就干。2011年,缪文钦回到老家——凤阳官田村开始种植巨峰晚熟葡萄。他购买书籍、光盘学习,葡萄苗成活后,每隔一段时间,还邀请福安、周宁等地的专家前来上课或现场指导。几个月后,他又动员自己的“发小”一起种植葡萄,并成立了寿宁祥瑞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缪文钦对葡萄的热情感染了一些村民,当年就带动官田村发展葡萄350亩,走出了规模化种植的第一步。

 

缪文钦:后来我们就出现销售这个问题,因为福安的葡萄是早熟品种,那边客商多,他们根本不知道寿宁的葡萄。我就拿我们的葡萄给那些客商尝,慢慢地拉动他们,他们就上来找这个葡萄,确实这里的葡萄很好吃。

 

客商们尝过后都说,缪文钦种植的葡萄比其他农户的更甜,这给了他很大的信心。于是,2012年,缪文钦将产出的葡萄送到省地质调查院物探所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葡萄中的微量元素有效锌含量每千克达0.39毫克,含水率高达80.71%。

 

缪文钦:因为我们的土壤是含锌和硒,微量元素高,这个锌含的比一般的水果都高,所以说我们凤阳的葡萄会比其他地方的甜,果香浓。

 

原来,凤阳镇土壤肥沃,富含硒、锌等元素,种出来的葡萄营养丰富,另外有山泉水的灌溉,葡萄的口感也更加美味。不仅如此,凤阳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葡萄成熟期比周边地区晚,有效错开了葡萄上市的高峰期,打了个时间差,使得凤阳葡萄有了自己的市场。

 

就这样,2012年,缪文钦凭着当地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利用大棚、套袋、有机肥使用等种植技术,使得葡萄品质和产量得到了提升,葡萄收购价格由原来的每斤2-3元提高到了6-7元,亩产值最高可达18000元。

 

看到效益,不少村民也纷纷尝试种起了葡萄。可葡萄前期资金投入的门槛较高,许多农户望而却步,看到这一情况,缪文钦想方设法为种植户解决难题。

 

缪文钦:我们合作社跟银行对接,无条件帮农户担保,只要他的钱贷来种葡萄,我们都会热心地去帮助他们,在技术上面帮扶他们。2013年年底,我们就带动了一千多亩,贷款八百多万,都是我们无条件给他们担保。

 

在技术方面,合作社邀请了农业专家、种植能手为种植户授课、入园指导,还组建了“技术服务队”,只要葡萄种植过程中遇到问题,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缪文钦。

 

缪文钦:葡萄碰见什么病虫害,有的农户不懂,打个电话,我就及时赶到他园子里看一下这个什么病,准确地给它判断出来,教他喷什么药。我吃完晚饭就回到村里面跟这些农民聊天啊,说来说去都是聊葡萄的事情,有的时候我还开车,带他们去外面走走,去其他基地看看人家的东西怎么做,该学的我们都学回来。

 

2013年,缪文钦在凤阳官田村自发建立核心示范园区,集科普推广、观光采摘、技术推广于一体,并建成寿宁县首个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正当凤阳葡萄产业蓬勃发展风头正盛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困难摆在了缪文钦的面前。由于葡萄种植技术还未完全成熟,2014年,当地不少果农发现,他们种出来的葡萄并没有像以往一样,拥有紫黑色的果皮,这可让大伙犯了愁。

缪文钦:那一年的葡萄不会转色,没有卖相,客商来看了走看了走,最便宜的一块多、两块拿去卖掉,那时候大家是最郁闷的一年。后面我就给他们销售,没办法啊,帮他们装箱、打品牌,运到外面去卖了,到了年底感觉非常累。当时确实也有想过放弃,但是如果放弃的话,会拖累很多农民,我还是想这个东西一定要克服下去,不能辜负了农民对我们的信任。

 

带领更多的乡亲一起致富,是缪文钦心底最大的梦想。为了弄清葡萄不会转色的原因,缪文钦每天都待在大棚里,与技术专家一起分析研究,还虚心向老种植户请教。后来,他终于发现,由于一些果农片面追求产量,葡萄的挂果量太多,超出了自身的承载力,才造成葡萄着色困难。于是,缪文钦根据自身积累的种植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管理技术。

 

缪文钦:我们每株挂多少串葡萄都有去数,大概一串多少斤,我们都会知道。每棵葡萄都会留下记号,感觉今年这棵长势不怎么样,明年就给他减少一点;感觉这一棵葡萄长势可以,我明年产量就给它增加一点,比较精细地把它当成宝贝一样来管理,到最终就有一个好果了。

 

技术成熟后,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如何让更多的人知晓寿宁的葡萄呢?缪文钦也下了不少功夫。他大力推广高山晚熟“锌葡萄”品牌,统一商标,建立葡萄交易集散中心,集中解决葡萄储藏、分装、运输问题,为葡萄产后提供更有利的保障。缪文钦还规划打造一个符合地方特色,具有休闲度假、观光采摘、示范带动的生态农庄,通过举办葡萄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实现“以节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

 

缪文钦:当时我们有这个想法嘛,然后县里面也感觉可以推动“寿宁锌葡萄文化节”,再来打一个品牌,这样子对我们合作社和整个凤阳葡萄产业,就有更大的一个知名度了。我们现在农庄配套也进去了,景观台、景观设施等各方面都在逐步地完善。2017年的葡萄,一亩平均都能达到1万8到2万左右,我们现在全镇的面积就达到一万亩左右,价格也达到七块二左右。

 

现在,缪文钦不仅是凤阳镇葡萄产业的“领头羊”、“守护者”,还是许多返乡创业青年乐于请教的创业典型,他也真诚地希望,这些共筑家乡美好明天的青年人,都能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中有所作为。

 

记者手记:

缪文钦将青春挥洒在农村这片沃土上,短短几年时间,不仅自己富裕,收获累累硕果,还让家乡的面貌日新月异,让村民的生活蒸蒸日上。期盼白云深处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孕育出更加甜美的幸福事业,协奏出更加动人的时代福音。

 

采写:魏苏熙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