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明溪县位于福建西北部,地处武夷山脉东南侧,山川秀丽,景色迷人,很少有人想到这个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地方,有着“中国红豆杉之乡”的称号。
根据当地政府提供的数据,明溪县大约有原生红豆杉50余万株,其中百年古树数千株,树龄最高的达上千年。最关键的是,明溪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红豆杉种植基地6.15万亩,其中药用原料林基地1.16万亩,景观苗木及观赏盆景1.43万亩,用材林3.65万亩,年增加收入10多亿元,初步形成了红豆杉生物利用、山地珍贵用材林培育、景观苗木及盆景开发等三大产业集群。
▏▎▍▌▋▊▉
“人工育苗的难度超乎想象。”明溪红豆杉产业研究所所长、明溪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余能健称。早年红豆杉在中国境内仅少量分布,经过他和团队多次试验和种植,如今在明溪县种植出5万亩红豆杉,帮助当地许多民众实现脱贫致富。他也因此被媒体称为“南方红豆杉之父”。
中国人对红豆杉拥有独特的文化情感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
曾写下千古流传的动人诗篇——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红豆杉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从红豆杉树皮和树叶中提取出来的紫杉醇,对多种晚期癌症疗效突出,更是集中药用、特种优质木材、绿化、盆景和保健于一体的珍贵树种,拥有“植物中的大熊猫”之称,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他又进行马尾松优良无性系选育和造林试验,通过扦插造林的方法速生丰产,每亩可增加收入117元。余能健凭借上述研究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空白,因此也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奖励,成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无论怎么做,红豆杉就是不发芽,为什么不能发芽呢?我经过多次失败后才发现是上层很难脱水、不透气造成的,所有种子发芽都需要空气和水。我用细沙做成苗床来进行育苗,经过一个夏天和两个冬天,等把上层腐蚀完软化、最终实现透气透水,就能发芽了。”余能健说。
在此过程中,他和团队都很享受那种沉迷在研究中的忘我状态。“在那两三年时间,我每天都在思考为什么不发芽。”余能健说,经过5年试验,他和团队在红豆杉人工育苗造林技术上获得了重大突破。经过余能健和当地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他们已全面掌握种子休眠、苗木生长规律和综合育苗的系列技术,并解决种子发芽率和成活率低、病虫害防治、施肥、遮阴等多种技术难题。他和团队还解决了林冠下套种用材林和农田高密度种植药用林,并掌握了从育苗、用材林造林、药用林、绿化苗和盆景多个栽种。
为了向农民推广红豆杉种植,当地政府举办培训班,邀请余能健授课,推广红豆杉的种植技术和知识。为避免“养在深山无人识”的窘境,1999年,余能健以明溪县政协委员身份提交了一份《关于加速建设南方红豆杉人工种植基地》的提案,获得当地政府和领导的高度重视。
由于红豆杉树体能提取活性最强的抗癌物——紫杉醇,这意味着其具有极强的开发价值和市场潜力。当地政府也意识到红豆杉的价值,决定开发红豆杉产业。到2000年,明溪县的红豆杉种植规模发展到5万多亩,成为名副其实的“红豆杉之乡”,从而迈出了红豆杉产业发展的第一步。
2001年,明溪县与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建民教授合作开发的“紫杉醇清洁纯化技术”,共同促成一个当地龙头企业的诞生——福建省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一家集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GMP制药企业。
20年来,南方制药致力于以紫杉醇原料药为代表的抗癌药物的研发和生产,产品涵盖抗癌系列、抗病毒系列,实现从红豆杉中直接提取5种以上可利用的紫杉烷类化合物,年可产紫杉烷类化合物1500公斤,占紫杉烷类产品国内市场60%、国际市场20%,成为全球同类产品重要的供应商。“这家企业为我们当地带来很直接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明溪县人民政府一位官员称,该公司成立至今,新增产值5亿元、利税1亿元以上。“由于红豆杉的药用价值,我们估计全球市场容量在600亿元左右,因此还有很大的开发空间。”福建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永对记者称。
“红豆杉形成今天的产业格局,我想和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有直接关系。”余能健说,他清楚记得2002年6月24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到南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视察调研时明确指出,明溪发展红豆杉产业既保护了珍稀植物,又促进了农民增收,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一定要把这个产业做强做大。当天他以技术顾问的身份坐在现场,虽然没机会发言,但习近平的讲话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一句话都讲到点上了。这次讲话更加坚定明溪发展红豆杉产业的决心和方向。”
2008年,福建紫杉园生物有限公司在明溪成立。这意味着当地拥有了从红豆杉源头到紫杉醇终端产品的产业链,成为全国最大的紫杉醇及紫杉烷类化合物的生产基地。如今,明溪有红豆杉龙头加工企业三家,红豆杉小企业15家,每年实现税收达2千多万,明溪也因此拥有了5万亩国内最大的南方红豆杉药用林、用材林、绿化、盆景种植基地,被国家林业局称为“保护和利用濒危植物的典范”,并授予“中国红豆杉之乡”。
为加快红豆杉产业化进程,明溪县多年来一直大力鼓励农民参与红豆杉基地建设,并逐年改进种植技术、扩大种植规模。当地政府统计显示,明溪已有6000多农户参与到红豆杉种植中,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每年增收可达1亿元。
作为明溪县红豆杉的产业带头人,余能健也获得多项殊荣。他于2004年因《南方红豆杉短周期药用林培育配套技术研究》获三明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国家科技部列为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2008年被评为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2010年因《南方红豆杉种质选择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当年他从明溪县政协副主席的位子上退下来后,从未想过回永泰老家安度晚年,而是选择将余热挥洒于红豆杉产业。近年来他先后成立了明溪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和红豆杉产业研究所,亲任会长和所长,并把多年积累的红豆杉栽培技术和科研成果编写成教材,为年轻科研工作者提供经验。
来源:澎湃新闻
报道:孙湛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