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谢良坡现任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厂长,他充分发挥一技之长,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还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茶叶专家来专题授课,或组织茶农赴外地参观学习,并优先给贫困户“入场券”,增强贫困户造血功能。他牵头组建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精准扶贫模式,推行“五个统一”机制(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质量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销售),每年度为茶农提供符合日本、欧盟标准的农药80多万元,贫困户在茶叶加工及厂区建设等方面优先安排就业,赚取薪金,实行农资、技术全免费,并优先优价收购贫困户茶青。两年来,共带动贫困户就业7人,发放茶叶农资30户,收购茶青37户,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增收,摆脱贫困。
一、人物背景
谢良坡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出生于永春县西部山村的一个普通农家。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八十年代初开始学习种茶制茶、创办茶叶加工点,并逐渐到福州、厦门、漳州等地寻找客户,1996年正式创办永春县魁斗莉芳茶厂。30余年砥砺前行,终于事业有成,成长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因为经历过经济匮乏的年代,对于贫困的记忆刻骨铭心;看到身边一些尚未脱贫的兄弟乡邻,他始终感同身受。因此,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他对贫困员工总是关顾一眼、帮扶一把、厚爱一层。近年来,他更是主动参与到精准扶贫工作中来,成为永春县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积极履行一个民营企业家的社会责任。茶叶是本地重要支柱产业,种植规模大,产业链条长,从业人员多,从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精制、销售各环节,都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在产业扶贫中起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独特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创实业,提升帮扶能力。打铁先要自身硬,这话常用于对干部纪律作风建设的自我要求,实施扶贫帮困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多年来,谢良坡潜心企业经营管理,不断强化基地建设,增加科技投入,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奋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目前茶厂自有茶园基地3290亩,其中有机茶基地1170亩,绿色食品基地2120亩, 并通过资源整合,联农拓展,分别与玉斗八一茶场、长坑大湖茶场、湖洋垵口茶场、东关山城茶场等30多个茶场签订了合作协议。在三角尖茶园基地建设初制标准厂房6000平方米,添置综合摇青机、杀青机、压青机、揉捻机、拉链式烘干机、斗式提升机等设备、组装毛茶初制加工不落地生产线,形成了日加工茶青50000斤的生产能力。同时,在厂部建设精制厂房4500平方米,添置筛分机、色选机、目视选别机等设备,建设乌龙茶精制净化加工生产线,大大提高了茶叶生产加工效率和质量。茶厂现年产茶叶2600吨,出口茶叶2500吨,辐射带动本镇及周边地区茶农2.15万人,茶园5.28万亩,成为永春县内集茶叶基地、初制厂、精制厂于一身,产加销一条龙经营的茶叶加工企业。2010年被评为福建水仙茶知名品牌企业、福建二十强茶企业,2011年、201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也大大提高了对茶农的辐射帮扶能力,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平台。
(二)帮技术,增强造血功能。贫困户之所以致贫,往往也由于无技术,缺资金。谢良坡总是充分发挥自己一技之长,对茶农进行技术培训,除自身言传身教外,还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邀请省、市、县茶叶专家来专题授课,组织茶农赴广东、安溪、武夷山等外地参观学习,并优先给贫困户 “入场券”。指导茶农按照茶叶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规程进行茶园管理和茶叶加工,不断提高种茶制茶技艺水平。特别是茶叶初制加工方面,为适应市场需要,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大胆改进技术,改“重摇”为“适当轻摇”,延长做青发酵时间,使成茶香气更浓、更清纯,汤色更加翠绿明亮,滋味更鲜爽。茶叶质量提高了,销路更加通畅了,茶农的收入也更有保障了。几年来,他共组织发放植茶管理技术要点及明白纸5000余份、永春佛手标准化加工技术及茶园病虫害防治手册5000余册,举办培训班15期,培训茶农1200多人次,使茶农掌握施肥、修剪、采摘等生产技术,示范带动茶叶标准化生产。他还带头争取实施“永春县乌龙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带动周边3个乡(镇)18个村的茶叶生产基地共同发展符合出口标准茶叶。
(三)送优惠,解除后顾之忧。为进一步把茶产业发展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茶企业和种茶大户的带动作用,谢良坡又牵头组建了永春绿芳茶叶专业合作社,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以农户为基础,以合作社为平台,形成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产业化经营和行业协调“五位一体”,着力构建农户、合作社、企业多赢格局。合作社现有成员134人,以龙头企业莉芳茶厂为基点,联结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建立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模式。组织成员实施老茶园改造和生态茶园建设,推行“五个统一”机制(即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质量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品牌销售),每年度为茶农提供符合日本、欧盟标准的农药80多万元,避免了不同地块之间的交叉漂移污染,提高了茶叶质量标准。2018年合作社收购鲜叶958吨,生产销售干茶110吨,合作社成员收入500多万元,带动周边茶农 500多户。通过“合作社+农户”精准扶贫模式,贫困户在茶叶加工及厂区建设等方面优先安排就业,赚取薪金,实行农资、技术全免费,并优先优价收购贫困户茶青,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两年来,共带动贫困户就业7人,发放茶叶农资30户,收购茶青37户,有效带动了贫困户就业增收,参与精准扶贫收到良好社会效应。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