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图为陈丽华与学生交心,分担学生的喜怒哀乐。

“五一”前夕,莆田一中副校长陈丽华赴京接受中华全国总工会的表彰。作为今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之一,坐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里,她十分激动。她说:“开心是当然的,这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始终觉得,自己只是一名平凡的人民教师,我所做的不过是陪伴学生一同成长。”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投身教育30多年,陈丽华用一言一行感染着学生和家长,用爱与责任诠释着爱岗敬业。

1989年,初为人师的陈丽华有激情、有闯劲,勇于挑战,担任高二年段的地理教学。当时市面上没有课外参考书,她便自己买蜡板、刻写导学案、自编练习卷,仅用一年时间就备好中学五年的地理教案。学生们都说:“陈老师的地理课特别有意思,干货满满。”第二年,她又被委以重任,肩负高三毕业班的地理教学,并担任备课组组长一职。这是学校破常规的安排,也是对她快速成长能力的认可。

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陈丽华十分注重个人政治修养和业务能力的提高,2004年被任命为学校政治处主任。在新的岗位上,她自我加压,独自创办了每月一期的《莆一中家教之窗》刊物,帮助家长科学引导孩子成长。这一创新做法得到省、市有关部门的赞赏,还被作为家教先进工作的典型经验、特色经验在全省推广,打响了学校德育品牌。

雨后的校园枝繁叶茂,清风徐徐,空气里弥漫着学习的紧张和焦虑。在高二年段教室走廊上,陈丽华轻拂着学生的肩膀,与几名学生谈心。大家有说有笑,十分亲近。她说,十六七岁是花季,但她发现有些学生的眼神透露出的却是忧郁、敏感。自2011年开始,她又兼任年段领导小组负责人,统筹管理一个年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疏导学生心理问题,一次次找科任教师、班干部了解情况,通过沟通交流分担学生的喜怒哀乐,为学困生辅导学习,为尖子生加油鼓劲。

谈起对教师这份职业的热爱和对学生们的喜爱,陈丽华有说不完的话。为了帮助学生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她创设了学生失分分析和对策等管理机制,大幅提高学生成绩。去年高考,她教的学生中有6名挤进全省理科前50名,文科全省前25名占4名,文理科有18人被清华北大录取,人数排名全省第二。她也成为我市有史以来唯一一位被授予市高中教育特殊贡献奖荣誉称号的教师。

一灯如豆,四壁清辉。几十年来,陈丽华始终坚守做一名人民教师的本色,勤勤恳恳教书,认认真真辅导,扎扎实实做教研。她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还分管学校安全工作。通过层层分工,让安全责任上墙,用制度给安全上锁。这又一创新做法再次得到上级肯定,向全市推广。在她分管安全工作的第一年,学校被评为一类平安校园,吸引外省学校前来参观学习。“学校安全工作每天都是起点,没有终点”。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忘我的工作激情,陈丽华收获满满,获得全国中小学思想道德建设先进个人、全国普法知识竞赛优秀辅导教师、福建省优秀共产党员、莆田市三八红旗手、莆田市优秀校长、莆田市“五个一活动”优秀班主任、莆田市先进德育工作者、莆田市先进安全工作者、莆田市家教工作先进个人和莆田市地理学会“园丁奖”。如今,又有一项荣誉加身,她依然淡泊前行。 本报记者 蔡玲 文/图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