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一、基本情况

    钟山镇下辖16个行政村,20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496人。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完美收官,全镇281户1046人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4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

二、主要做法

一是整村搬迁谋实事。按照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要求,大力推广县里提出的农村住宅(两层半)通用套图,筹集资金5500万元,于2017年8月动工建设临鸣新村,成为全市首个在集镇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的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至目前,临鸣新村已安置104户61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63人),完成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同时,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力度,指导帮助7户贫困户发展产业,优先聘用贫困户为村级保洁员,年增收1.8万元,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二是产业带动出实招。大力推广投资入股分红、投资光伏发电、发展特色产业、盘活村集体资产、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5种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着力解决8个“空壳村”破壳,稳妥推进贫困村摘帽,2020年4个贫困村全部跨进了全镇村财年收入第一梯队。值得一提的是我镇将各村入股参与电站技改项目作为村集体增收的重要渠道,统筹3个贫困村、5个老区村、2个空壳村扶贫发展专项资金各21万元,每村每年均可获得固定分红3万元;同时,吸收6户重点贫困对象贴息贷款各4万元入股镇属水电站,每户每年可增收5760元,确保重点贫困人群家庭有1个以上稳定增收项目。

三是土地流转见实效。针对山区大多数群众外出务工导致田地抛荒等现状,我镇积极引导南兴、临水、朗桥等村集体牵头流转闲置土地7500亩(其中贫困户流转土地118户350亩,年最高可增收3400元/户),引进利农、超大、宏大等龙头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同时,探索创新“土地流转+务工”贫困户就业模式,聘用贫困户务工,进一步增加其财产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实现“一块土地两份收入”,确保村集体稳定增收、贫困户稳定脱贫。

四是创新模式用实功。积极探索“村集体+贫困户”脱贫模式,吸收42户贫困户36.62万元产业扶贫资金投资入股到南兴、临水、朗桥等3个村的村集体经济项目,每户每年最多可增收1.1万元。同时,积极牵桥搭线,充分利用我镇现代农业特色,着力打造“企业+贫困户”模式,鼓励贫困户利用中央、省级产业扶贫资金发展食用菌产业,进一步提升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共有30户贫困户与福建顺发生态有限公司、仙游县山丰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协议,筹集贫困户资金19.1万元用于发展食用菌产业,每户每年可增收1080元。

下一步,我镇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把各项部署要求落细落实落地,全力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