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植根红土地 催生科技花

——浦城县省级科技特派员吴建兵的科技扶贫故事

 

浦城县老区古楼乡中潭村树下,农民顶着烈日在田间劳作,一位带着乡土气息的干部卷着裤管耐心指导农民防治水稻病虫害,暴雨过后水稻病虫害频发,要抓好防治排好水,确保稻药都有好成……” 这位干部就是省级科技特派员吴建兵。

古楼是革命老区乡,吴建兵活跃在这片红大地上,传播农技知识,播撒科技种子,引导老区群众利用科技发展生产,将贫困户吸纳入专业合作社,通过产业扶贫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一、自编教材,倾心传授农技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吴建兵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出发点。吴建兵根据多年积累的农技知识和实践经验,自编教材夜间到农户家中进行知识讲解,白天在田间地头手把手传授技术。吴建兵与贫困户吴美亮结对子,引导他在浦城县前云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附近的5亩地种植中药材元胡、浙贝母、太子参,亩纯收入2700多元。

 

 1   2019611日  吴建兵指导贫困户管理太子参

合作社成员及周边村庄的种植户,尤其是贫困户种植中药材技术水平偏低。吴建兵明白“扶贫必先扶智”,抓好技术普及是关键。2019-2020年,他举办“浙贝母、元胡栽培技术”“重楼、太子参栽培技术”“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等系列培训班10期、授训550多人次,田间观摩400多人次。此外,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8场,技术服务700多人次。为满足农户需求,他经常到田间地头掌握第一手资料,解决技术难题,并利用私家车为农户调运生产所需农资。

 

2      202058 吴建兵利用赶集发放各种农业技术资料

二、搭建平台,开发农业新项目

近年来,吴建兵不断推进古楼乡农业产业发展,致力开发农业新项目。他凭借自己熟知古楼山山水水和农业生长条件的优势,积极吸引客商到古楼投资。不论白天黑夜或节假日,只要客商需要,就陪同他们跑遍古楼乡多个村庄,考察商讨生产项目,成功吸引了浙江磐安陈加多等客商到古楼投资农业生产项目,陆续引进台湾花椰菜、杭椒2号、浙茄1号等特色蔬菜及浙贝母、元胡、太子参、重楼等中药材新品种,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吴建兵牵头为叶山村引进浙江客商,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订单农业模式发展蔬菜种植。由合作社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及技术指导,农民负责种植,公司负责销售。2019年吴建兵应叶山村菜农邀请到叶山村授课,开展花菜种植技术培训。叶山村花菜产量由20181500/亩达到2019年的2300/亩,菜农欣喜不已。

 

3    20191119日 吴建兵开展种植元胡现场观摩会

2017年,中潭村引进福建省晓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元胡种植基地,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由晓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免费提供技术培训和报价收购,种植元胡252亩,亩产量达500公斤,比上年高出51公斤,这与科技特派员吴建兵的技术指导是分不开的。同时,吴建兵还联系客商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贫困户的“元胡”,帮助贫困户实现稳定脱贫。

三、产业扶贫,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开展科技特派工作中,吴建兵发现有10多户贫困户都成了合作社成员,但也有不少贫困户因缺技术迟迟不敢加入。他就采取多种形式对贫困户开展技术培训,并引导贫困户主动加入合作社。2017年,古楼乡中潭村采取“合作社+专业药农+贫困户”模式,以土地入股、基地务工、参与种植等形式,解决了24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同时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元胡、浙贝母种植,产生了新的经济效益,每亩产量比上年增产10%左右,生产成本比上年下降8%左右,周边50多户农户种植中药材251亩,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贫困户娄期连种植优质稻50亩,纯收入2万元。

4    2019520日 吴建兵指导贫困户娄期连水稻种植田间管理

让种植户取得更好收益,吴建兵组织他们前往浙江磐安参观学习,提高科技意识和科学种植水平,打破传统的稻田冬季休闲的栽培模式,采取稻药轮作,提高土地作用率。2019前云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药材元胡300亩,采取新的栽培管理技术,每亩产530公斤,比上年增产30公斤,产值高出420元。2021年,合作社计划利用200亩冬闲田种植重楼150亩、太子参50,在吴建兵的引导下,古楼乡各村农户积极参与

四、推广新技术,创建水稻高质高效

吴建兵始终把农业生产作为首要任务,下到各村及合作社推广农业新技术,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丰富农业产品,积极配合县农业部门开展水稻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和粮食产能建设项目,把古楼乡坑口村、大路村、中潭村列入县级水稻高质高效创建示范基地。在发展粮食生产中,他经常深入专业合作社和农户家中,根据农事季节送资料、技术,解释粮食栽培中的重难点。2020古楼村种植大户罗华辉种植优质稻158亩,亩产达622.5公斤,比传统种植高出75公斤。吴建兵还帮助种植户对接福建省祥禾米业有限公司发展订单粮食生产,企业以每百斤高出市场价20元收购,让种植户种粮收入有了保障。

服务三农累,但是快乐,我把职业当作一项事业”“科特派工作忙,但有意义,我把岗位看作一个坐标这是吴建兵常挂在嘴边的两句话,也是他工作的真实写照……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