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扎根基层 服务群众
做群众的贴心人和领路人
——鼓山镇前屿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蔡永星
蔡永星同志1983年退伍后回乡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现担任前屿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和民兵营营长。他一直以退伍军人和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认真务实,带领着村干部和村民,把村子治理得井然有序。前屿村辖区面积1.25平方公里,人口1699人。村党委下设五个党支部,现有党员104名。前屿村从村财收入5万多元到 2019年村财收入达940多万元的亿元村,从支部成立初期党员仅有27名到被福建省委授予“五个好”党支部称号,从村民看病贵、看病难到实现医疗费用100%报销。他凭着坚定的理想信念、过硬的政治素质,扎根基层,让村民安居乐业、凝心聚力,村子稳步发展、载誉连连。
一、抓好支部建设,增强组织战斗力
农村要致富,关键看支部。上任之初他就给自己定下了“抓党建,抓经济,抓发展”的工作目标,把抓党建作为首要任务抓紧抓好。村党委二十年来,他坚持每月15日定期组织党员开展“固定学习日”活动,把学习党的理论、传达上级部署、通报村重点工程情况等作为主要内容,组织党员说事、议事,保障党员参与权、监督权。他致力吸纳优秀的年轻党员以及退伍军人,优化党员结构,也鼓励优秀年轻党员进入村两委班子,如今村里不少优秀大学生选择留在前屿村造福家乡,基层党建不断迸发新活力。
加强廉政教育学习,提升改造前屿村廉政教育室,制作警示案例教育版面和形式新颖、寓意深刻的警句悬挂在村委会办公楼道内,形成“廉政文化走廊”,并通过播放廉政教育片以及专栏、LED电子显示屏等向全村党员、干部和村民群众展示,营造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时刻为党员干部敲响廉洁自律的警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历经十余年的坚持不懈,党员已经成为前屿村发展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前屿村先后被授予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福州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等称号,也被设立为福州市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联系点之一。
二、强化利民服务,提升群众幸福感
他始终把民生幸福作为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发展壮大村级经济的同时,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新农村建设成果也是他的“初心”。他带领前屿村率先建立村级一站式便民服务站,不管大事小事,只要群众有呼声,服务站总会有回应,实现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服务群众“零距离”。针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村于1997年开始推行医疗公积金制度,村民若生病住院的,村财予以报销50%的医疗费用,20多年来,累计为村民报销医疗费用1000多万元,如今村民住院医疗基本实现100%报销,基本解决村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
同时,保证村民老有所养、幼有所依,村老年人55岁以上按年龄段分别给予每月200-600元生活补贴,并逐年增加,80岁以上的老人在原生活补助上另增加50元,90岁以上的老人在原生活补助上另增加100元,100岁以上的老人在原补助上另增加150元,办理独生子女证的双农户退休可享受多一倍到一倍半的生活补贴。他亲自为村民免费办理老人证,使老年人在坐公交、地铁,进出公园、看病等方面得到方便。为解决外来工子女就学问题,村投资20多万对前屿小学进行扩建和软硬件改造,学校现有90%以上的学生都是在榕务工人员子女,被评为“外来工子女示范学校”,在时任省委书记孙春兰来村调研时得到充分肯定。使外来工子女与本村孩子同教育。
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第一线,他首当其冲,勇于担当,带领村两委人员、党员干部、退役军人志愿者等,入户逐一开展全覆盖登记排查、全方位服务引领,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为坚决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力量,保障村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三、打造阳光村务,架起干群连心桥
农村财务问题一直是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1993年,村就在全市率先实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并在全市率先推行财务“裸式公开”,把每笔村财收支明细都晒出来。他坚持所有村级大事严格按照“村党支部提议、村两委联席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程序决策。并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列席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实时监督党务村务、村财流动,杜绝不合理开支。
通过进一步规范民主听证会、公开招投标等制度,保障村民参与村级重要事务,同时加强对村两委干部履职行为的监督。前屿村就“15间店面统一招租还是分别招租”召开民主听证会,63名党员、村民代表、群众代表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以现场集体投票的方式,通过了15间店面统一招租的方案。“前屿村小村听证会”的做法分别在《新华每日电讯》(头版)、《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纪检监察报》进行宣传报道,同时《福州日报》也进行深度报道。又比如,“蓝天超市”合同到期,经公开招标,年租金从80万元增加到319万元;“通过这些公开透明的监督措施,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群众信任党员干部,村务公开满意率达100%,实现了村民“零上访”。
特别是在2018年5月的关键节点,前屿村正是依靠“阳光村务”,做到“三不误”。一是不误换届选举工作,在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实现百分百一次过;二是不误连片旧屋区改造工作,作为晋安区第一实施拆迁新政的村,实现在第一协商期全部签约;三是不误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在全镇率先完成成员身份界定三版公布,2019年村民已实现按月领取股份预分红。
特别是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这场考验面前, 前屿村党委副书记、村委会主任 蔡永星不畏艰难,挺身而出。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他组织一支由党员志愿者、村民代表、群众志愿者、村委等人组成的调查队,开始对本村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进行地毯式排查登记、测量体温。要落实好上级政策举措,在规定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排摸任务,防输入,防扩散,防事故,做好自身安全防拒的同时做到不漏一户,不忘一人,严格防疫,做好登记。
在接下来的每一天,从早上七点到晚上十二点,他都会与村委工作人员一起在主干道卡点值守,对来往车辆进行登记排查,对本村村民走亲访友、集会聚会等活动进行劝阻,对外来人口进行管控,进村入户开展防疫知识宣传,与当地党员干部一起严防死守,共同织牢疫情防控网。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一个口罩就是他的全部防护装备他用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勤勤悬忌的态度投入这次战“疫,张贴公告、喇叭播报、走村入户ー点也不含糊。
退伍返乡基层工作三十年间,他充分发挥退伍军人的优势,扎根农村,服务群众,始终坚持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