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山里四月,春寒已尽。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东泉村的万兴生态农业基地里,呈现火热忙碌的景象。

“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很开心!”4月20日,面对前来走访的白沙镇纪委书记陈志强,额头上渗着汗水的村民陈文彬高兴地说,多亏了林书记,我们家实现了脱贫,这往后的日子更有盼头了!

陈文彬口中的“林书记”,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林树文。作为选派的年轻干部,林树文刚到任时对扶贫工作并没有那么重视。

去年,涵江区纪委监委在一次检查中发现,该村对5户贫困户的水井饮水源未进行水质量检测,导致贫困户的饮水安全没有得到保障。林树文作为村党支部书记,负有一定责任。

“我是从镇里选派到村的,村里的大小事务这么多,忙不过来,也不能全怪我。”第一次受到提醒谈话的林树文深感“委屈”,思想上产生了波动。

了解到他的情况后,镇纪委工作人员随后多次找他谈话谈心,一番暖心的话语,让林树文放下了思想包袱,重拾信心。

调整心态后的林树文,对村里的各项事务更上心了,村民心里亮堂了,工作也好做多了。

“林书记在乡亲微信群可活跃了,凡涉及‘四议两公开’决策的事项都在群里公开,村民可直接提意见。”村监会主任郭加兵深有感触地说。

东泉村东临外度水库,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孕育出肥沃的土地,全村有农田500亩、果园500亩、林地3000亩。如何因地制宜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林树文积极与村“两委”沟通商讨村务,拧成一股绳,谋划项目。

很快,在林树文的带领下,东泉村成立了富泉农民专业合作社,找出了一条城乡融合、产业富民的致富新路。村支部与城厢区凤凰山街道南门社区党委“结对子”,通过“集团+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共建模式,流转土地近400亩,投资700多万元,用于规模化种植花卉苗木、蔬菜水果,打造城市“后花园”。

“抓早抓小是对干部的爱护。脱贫攻坚要‘扶上马,送一程’,对选派的年轻干部,同样如此。”陈志强表示,下一步将督促东泉村完善村务决策、工程建设等管理制度,在引导村干部廉洁干事的同时,鼓励他们为村民致富出实招,努力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