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这段时间,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仙游县大济镇蒲山村党支部书记黄加成忙着到村里的古典家具企业,宣传省第十次党代会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并与企业家探讨经营转型思路。
“一人富了不算富,乡亲富了才算富。”凭着这个想法,2000年后,在外经商、事业有成的黄加成回到村里,先后担任村委会主任、村支书,开启从“经济能人”向“强村富民带头人”的身份转变。
蒲山村以农为主,没有村集体收入,许多村民靠外出打工维持生计。黄加成瞄准机会,在仙游红木产业刚起步时,带领几名村民创办蒲山村第一家古典家具厂-仙游龙虎山古典家具有限公司,专门生产鸡翅木家具,并与村民签订协议,从技术、资金及销售等方面为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在他的带动和示范下,周边创办古典家具厂500多家,形成大规模的鸡翅木古典家具生产基地,年产值突破10亿元,打响家具市场“蒲山品牌”。
昔日“找小工来蒲山”,今日“要打工来蒲山”。在家具厂,木工学徒一个月1000多元,半年后出师,月薪就会涨到5000-6000元,成熟的木工月薪1万多元。蒲山村民从外出打工,到返乡创办家具厂、在家门口就业,还带动了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集聚,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群众富了,但村集体仍没有收入。黄加成多方筹措资金81万元,利用村部围墙内集体闲置用地,建起占地1000平方米的钢结构标准化红木家具展厅,通过对外招租,每年为村集体增收20多万元。
经济新常态下,古典家具行业也面临下行的压力。黄加成以龙虎山公司作为培训、示范基地,在生产、销售等方面为周边群众创办企业提供无偿支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抢占市场制高点。
一枝一叶总关情。黄加成带着为民情怀、办好事关心百姓切身利益的事。为了让村民饮用安全的自来水,他组织干部和党员挨家挨户动员居民对接大济自来水厂;为了方便村民出行,他带头捐资,带动村里其他企业家共同捐资,将5.5米的村主干道拓宽为宽10米,架设了80盏路灯,点亮蒲山村;为了支持村里教育,黄加成带头献爱心,带动社会各界捐建蒲山小学教学楼。
如今走进蒲山村,放眼望去,一排排农家住宅拔地而起,一条条水泥路四通八达,一盏盏样式新颖的节能路灯,一片片绿色无公害反季节蔬菜尽收眼底……美丽莆田里的幸福画卷,正在蒲山村徐徐铺展。
本报记者 黄国清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