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1月2日,笔者走进松溪县旧县乡岩下村,一盏盏太阳能路灯,在寒冷的冬夜,显得格外的明亮,村民们告别了摸黑走夜路的历史;一条条硬化的水泥路,直通各自然村,“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土”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一处处修复的水毁工程,不断浇灌着村民的心田;一棵棵绿化苗木,装点着古老的岩下;三五成群的村民,有说有笑地走向企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的愿望……“百姓富,生态美”的岩下美丽乡村正按规划有序推进。这些,都与一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就是下派村支书吴启斌。

松溪县旧县乡岩下村是一个省际边界的山区小村,位于闽浙交界处,与浙江省庆元县毗邻,离松建高速互通口较近,是松溪县岩下工业平台所在地。2012年6月15日,从县政府办公室下派到旧县乡岩下村的吴启斌带着随身的行李来到村里。

无论何地,他的身影融入群众

从第一天到村里开始,吴启斌的身影就穿梭在农户家中,与百姓拉家常,为群众帮个忙。仅用了三个月时间,他就走遍了岩下7个自然村和300多户村民,

在村民吴有寿家中,吴启斌得知其是二女结扎户,曾因劳动腰受过伤,家庭经济相对困难这一情况后,当即决定把吴有寿一家作为自己的扶贫联系户,积极为他寻找经济发展项目。在吴仁根家中,看到年过八旬的两位生病老人,吴启斌用自己的工资买营养品慰问。春耕农忙,在留洋自然村,吴启斌正巧遇到村民季金洪家插秧,他立即卷起裤腿,跳入田中,和农民一起干。秋收季节,碰上村民种的西瓜、甘蔗、芋头愁销路时,吴启斌就帮着想办法、找买家。得知吴丽、金强、毛佳敏三位同学为上大学的学费发愁,吴启斌积极联系帮扶单位,与他们结对助学。了解到村里生病老人去县医院就诊出行不便,吴启斌与县医院联系,多次请名医下村义务为老人体检诊疗。

“启斌,那是真的深入群众,不管男女老少,看到谁都会打招呼、问个好;无论贫与富,村民有农活,都会帮着一起干,天天在村里转。”村老支书金必良亲切地拉开大嗓门说道。

无论何时,他的心中装着群众

每当有急、难、险、重的任务和灾情发生时,吴启斌总是冲在最前面、赶在最前头。2012年8月中下旬,岩下村突降暴雨,山洪引发的泥石流灾害,致使部分道路、护坡、水渠等基础设施被毁。吴启斌带领村两委冒雨查看受灾情况,在淤泥中转移抢救受损烟叶。2013年7月,一场冰雹席卷了留洋自然村,十几户居民的民房不同程度受损,吴启斌听说后,立即带领几名村干部赶赴现场,并组织人员迅速抢修,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受灾群众,稳定村民情绪。

每次提起吴启斌,木城自然村村民叶章有都要感动得流泪。2014年6至7月,是叶章有一家最难过的日子,当时叶章有不幸被恙虫咬伤,几经辗转到福州省立医院就诊,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才康复出院,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背上了10余万元的外债。得知叶章有的病情后,吴启斌立即与村干部商量,启动村大病帮扶机制,送来2000元慰问金,并向村民发出捐款倡议。当时,叶章有家中种的4亩多芋子无法及时收挖,吴启斌组织党员群众,顶着烈日,帮助收挖回来,还多方联系收购商给予更高价格收购。

两年多来,吴启斌为村民办了多少事,解决了多少困难,他自己也说不清。但是,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心里是有杆秤的。金杯银杯,不如群众口碑。对吴启斌的关心和帮助,村民们心里充满感激,待他也像亲人一样,每当有结婚、生子或是乔迁之喜时,都会邀请他参加。

“群众有困难,党员来帮忙”,这是吴书记在我们党支部建立起来的一项工作制度,通过“党员联系户”这项制度,为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供了有效载体。“这一制度的建立,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党员的先进性,感受到了党支部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密切了党员与群众的关系,拉近了相互之间的距离。”木城党小组组长吴小明介绍道。

建美丽乡村,为群众“造福”

吴启斌常说,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岩下工作和建设美丽新农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13年,为了方便村民夜晚出行,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吴启斌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的基础上,通过“一事一议”方式,为该村争取了太阳能路灯建设项目,安装了太阳能路灯75盏、灭虫器60盏,总投资近40万元,实现了低碳照明。

“如今路灯亮了,夜里也变得亮堂起来。”

“大家晚上更爱出来玩了,再晚回去也看得见。”

“我们有太阳能路灯,城里还没有呢?”

这是县电视台记者在旧县乡岩下村采访时,78岁的王朝锦和60多岁的吴青德、游辉煌等几位老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谈笑村子的变化。

下派以来,吴启斌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解决群众急需的问题。两年多来,在挂点领导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周靖的关心,以及县财政局、文体广新局、水利局、移动公司等单位的支持下,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施路灯安装、道路硬化、护坡修建、水毁工程、小农水利建设、绿化美化等项目,总投资近200万元。

一个又一个的项目得到落实,岩下村也一天天的发生变化,村民生产条件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美化了,乡村整体形象提升了,岩下村成了美丽乡村。2013年,岩下村被授予“福建省生态村”、“南平市示范农家书屋”等荣誉称号,2014年又被确定为松溪县美丽乡村建设点,被推荐上报为“南平市级精神文明乡村”。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