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闽侯建设县强民富、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幸福和谐新家园
城乡面貌的每一次动人变化,都是一座城市奔跑速率的见证。过去的五年,闽侯已经亲历了一场场巨变。走进如今的闽侯县城,一座座新建筑、一幅幅新画面,无不让人眼前一亮。五年来,闽侯紧扣“为民、生态、宜居”主旨,一手抓县域经济发展,一手抓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再造八闽首邑新貌。
如今,省、市正在全面推进福州新区、自贸试验区、海丝核心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特别是迎来了“五区叠加”的难得机遇,这些都为闽侯创新体制机制、增添动力活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为闽侯融入区域发展、推动跨越赶超提供了更大空间。
今后五年,将是闽侯加快跨越赶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过去五年
经济发展和生态宜居两手抓县域实力进全国百强
悠悠的闽江畔,十多公里长的绿道任你行,十多个公园任你游;宽阔的江滨大道旁,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人来人往的行政服务中心,独具古韵的闽都民俗园,高挑气派的文化中心……经过几年建设,如今的闽侯县城新区,正华丽转身,进入滨江时代。它崛起于闽江北岸,已成为福州大都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三中心(商务中心、科技中心、文化中心)、一广场(市民广场)、一园(闽都民俗园)、一馆(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的建成,闽侯县城人气集聚,城市品位突显,一个生态型、现代化的城市新区正逐渐形成。
就在一手抓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同时,闽侯也不忘另一手紧抓县域经济发展。
五年来,闽侯先进制造业加速向园区集聚,新培育形成福州高新区、闽侯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超百亿园区,机电、建材两个超百亿产业集群,生物医药、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粗具规模。伴随着产业发展提速,闽侯坚持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工业化、城市化”并举。青口作为“小城市”试点,大力推进产城联动,既“造车”“卖车”,还“造城”。
如今的上街充分发挥大学城和福州高新区等优势,加强与驻地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土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效促进“知产”变资产,实现点“智”成金、化茧成蝶,努力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
靠着过去5年的拼搏,闽侯县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438.6亿元,工业总产值873.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90.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5.2亿元。全县五年的年均增幅均在两位数以上,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和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翻番,总量分列全省各县(市区)第四位和第二位。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52亿元,日均投资超一个亿。闽侯连续六年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十佳”称号,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排位从2010年百名之外提升到2015年第68位。
未来五年
“五区叠加”下践行新理念 抓住“五个关键词”建设新闽侯
今后五年,是闽侯发展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五区叠加”的无限机遇下,让闽侯人动力十足。打造“三大城市组团、两个特色小镇、一个生态园区”,县强民富、创新创业、生态宜居、幸福和谐的新闽侯令人憧憬。
关键词1:“五个一批”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上街大学城和福州高新区等优势,扎实推进校县、区县战略合作,提升一批众创空间、创客天地,培育一批创新创业孵化器、加速器,建设一批企业博士后、专家、院士工作站,扶持一批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吸引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闽侯县落地建设。
闽侯建立技术公共服务、技术成果交易、融资服务等平台,鼓励驻地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土企业联合开展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有效促进“知产”变资产,实现点“智”成金、化茧成蝶,努力将全县建设成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主阵地。
关键词2:“四个努力”
努力建设县强民富先行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明显进展,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健全,经济增长动力更为强劲,县域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更加富庶,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年均增幅分别保持10%以上,力争到2020年,进入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50强行列。
努力建设创新创业集聚地。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创新创业资源要素有效互动,各具特色、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大幅提升,力争2020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全省前列,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强度达2.2%以上,创新型县域建设达到更高水平,着力打造科技强县。
努力建设生态宜居滨江城。城乡布局科学合理,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乡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0%;国家生态县创建成果不断扩大,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空气质量保持优良,主要流域水质达到二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59%,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提高。
努力建设幸福和谐新家园。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合理,居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城乡养老、医疗和低保等社会保障实现人员全覆盖,“平安闽侯”“法治闽侯”建设全面推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明显增强。
关键词3:“三大城市组团”
中心大县城(含甘蔗、竹岐、荆溪)
突出跨江联动,大力实施“东扩南进”战略,推进荆溪新区、竹岐新区开发建设,努力建成具有城市化标准、现代化气息、生态水岸特色的滨江新县城。青口小城市(含青口、尚干、祥谦)
突出产城联动,统筹推进三镇连片开发建设,努力打造产业发达、特色鲜明、布局合理、人口集聚的宜业宜居小城市。上街科技城(含上街、南屿、南通)
突出校地联动,推动产业、科技、人才、生态融合发展,着力建成功能完善、设施现代、技术领先、创新创业的科技新城。
关键词4:“两个特色小镇”
白沙:整合温泉、文化等旅游资源,打造十里长廊乡村旅游带,建设生态休闲特色小镇。
鸿尾:整合工艺品要素资源,加快鸿尾工业园开发,建设工艺创意特色小镇。
关键词5:“一个生态园区”
整合洋里、大湖、廷坪、小箬等生态资源,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打造西北部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闽侯“后花园”。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