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福清核电5号机组戴上了“大圆帽”(附图片)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穹顶昨日吊装成功

                 昨日,福清核电5号机组进行穹顶吊装。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福州晚报讯 经过现场多次试吊装,中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昨日下午穹顶吊装成功。华龙一号首堆核岛正式封顶,标志着计划工期62个月的华龙一号工业建设有了里程碑式进展。
  据现场相关负责人介绍,核岛就是核电站的标志。在核岛当中,反应堆产生的核能会被转化成热能,最终转化成电力。穹顶吊装是核电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主要是通过起重机,将半球体穹顶主体吊起69米,移至核岛上空,进行安装。
  华龙一号穹顶有别于其他任何一个国内在建项目。半球体的设计,能够加大反应堆厂房的容积,增强受力结构,哪怕是在极端情况下出现事故,也可以更好地包容,承担更大的液压。

在现场,中联重科3200吨履带式起重机早已准备就绪。吊装的穹顶主体是一个直径46.8米的半球体,高23.4米,重约340吨,由5层共153块预制单元体制作而成,需由起重机吊到5号机组反应堆上。
  截至昨日中午12时,现场经历了三次试吊装,最终满足吊装要求。昨日下午240分开始吊装,起重机用16根钢筋吊起穹顶,最终将它移到5号机组反应堆上面。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昨日下午558分,穹顶吊装成功。这标志着“华龙一号”首堆示范工程正式封顶。项目将从土建施工阶段全面转入设备安装阶段。
  “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抗8级地震,防大型海啸。“华龙一号”根据地球重力和自然循环的方式,设计了一套非能动安全系统,在无外部电源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为核电站提供安全防护措施。
  “华龙一号”设备共有6万多台(套),设备研制、生产、组装等工作,涉及上海、四川等28个省市、5300多家企业、近20万人。“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自201557日开工以来,设备制造和建安施工等工作按照计划有序推进,各工程节点均按期或提前实现。这是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工程有序推进的良好见证,是全球唯一按照计划进度建设的三代压水堆核电工程。


编辑: {{imageTextInfo.editor}}
{{item}}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

精彩发现


{{index + 1}}0{{index + 1}}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