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上杭蓝溪:产业扶贫破除“空壳村”
【正文】近日,在上杭县蓝溪镇载厚村梅林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现场,贫困户范敦渊和其他一些村民正热火朝天地忙着挖掘开路。
【同期声 上杭县蓝溪镇载厚村村民 范敦渊:做了十来天,大概80块钱一天,年内能增加2000块钱的收入。】
范敦渊夫妻俩身患残疾,还要照顾年迈的母亲和年幼的两个孩子,日子一直过得很困难。为了让像范敦渊一样的贫困户能够尽早脱贫,2016年,当地村两委成立荣茂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带动村里的贫困户一起种植芙蓉李。范敦渊不但自己种植了4亩果树,农闲时还在村里打零工。
【同期声 上杭县蓝溪镇载厚村村民 范敦渊:政府很关心我们,有给我们建房,解决医疗保障,及小孩上学问题,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今后的生活有盼头啦。】
在利用产业扶贫促进贫困户脱贫增收的同时,载厚村还利用林地优势,大力发展果树种植产业,充分发挥合作社示范带动作用,吸纳更多的村民加入合作社,壮大青梅、芙蓉李等水果种植,并通过光伏发电项目等多种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摘掉“穷帽子”。
【同期声 上杭县蓝溪镇载厚村村主任 范道荣:安装了四十千瓦的光伏发电,每个月有四到五千块钱的收入,这样算下来,一年有四五万,加上100多万政府补助,我们也投入到国投公司,每年返回利息,总共加起来(村财收入)总共有15万到20万。】
自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蓝溪镇一方面全面推行精准扶贫“4810”工作模式,建立网格化跟踪管理服务包干制。一方面紧紧抓住产业开发,通过“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来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
【同期声 上杭县蓝溪镇宣传委员统战委员 曾庆贤:下一步对已脱贫的贫困户,他们的收入方面,如何做到稳定增收,巩固这个脱贫成果,包括一些那个做大一些,做强一点,就是“公司+贫困户”,包括种植,养殖帮带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稳定增收。
上杭台 刘玉华 林寿亮 报道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