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imageTextInfo.source}} {{imageTextInfo.publish_time | toTime}}
阅读 {{imageTextInfo.read_num}}
出品方: {{imageTextInfo.producer}}
{{item}}
近日,记者在永定区抚市镇大洋陂(bei)村沿河栈道看到,一簇簇格桑花迎风绽放,河里白鸭嬉戏,风光如画,不少村民在这里悠闲漫步。
永定区抚市村民:“现在改造一下,环境很美,挺多人来这边散步的。”
永定区抚市村民:“我们的环境变美了,变好了,村民的素质也跟着提高了,大家再也不会向河里面倒垃圾了,形成了相互监督的共识。”
村民们说,从过去“污水横流”到如今“水清岸绿”,这一转变得益于抚市镇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生态水利工程。作为永定区主要矿区乡镇之一,抚市镇针对过去由于重开发、轻保护的矿山开采模式导致水土流失相对严重的问题,近年来不断加大治理力度,积极向上争取资金,通过修建排水沟、引水渠、护岸、拦砂坝等工程措施,结合造林、种草、封禁等恢复植被的生态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2010年以来,该镇共投入7000多万元实施中小河流域治理、一河两岸点带景观、安全生态水系等工程。目前,全镇生态水系民生效应初显。
永定区抚市镇水利工作站站长黄幸华:“通过一系列生态水利工程的实施,让整个抚溪河两岸12000多亩的农田得到有效保护,改善了抚市镇28000多名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item}}
赞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