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TextInfo.title}}
昨日
《连江微新闻》发布了魁龙坊的最新建设进展
得知三个多月前开始修缮的中山路25号
一周内就可以完工了
相信很多人都带着这样的疑问 这座历经四、五百年的老建筑 许多部件已经糟朽 这100多天里它经历了怎样的修缮过程呢? 我们一起去问问现场的专业人士吧! 中山路25号游琏故居的主体木构架、水电安装等工作都已全面完成,正在进行木门窗、木地板的安装铺设,木构件做旧处理、灰板壁打底、内外墙粉刷也将陆续完成。和它同期开工修缮的中山路27号、29号7月底也可全面完工,三座游氏老宅将焕发新颜。 连江特色历史文化街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魏步云告诉记者,魁龙坊的古建筑老旧损毁情况不一,修缮方案是根据每栋古建筑自身情况制定的,尤其古民居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去看待,施工队在做修缮的时候必须一座一议。修缮过程需要运用传统技艺、最少干预地复原古建筑。修缮中尤其木工活儿是难度最大的。 老宅梁柱的木工修复需要 墩接、裂缝处理、防蚁消杀 修缮过程中的专业程序 在魏步云看来都是古建筑的魅力所在 古民居修缮过程中 会发现很多地方的特色 也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 在中山路25号的修缮过程中 就遇到了一件棘手的事情 中山路25号大厅的眉枋梁和金柱糟朽非常严重,这一根梁一根柱成了这座古建修缮最大的难点。这些梁和柱如果落架修缮的话,会影响到整个古建的结构和风貌。 为了严格按照古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尽最大努力保护古建筑的原貌和结构,专家组大胆决定采用不落架方式来处理。 修复中的魁龙坊街区已经掀起一角面纱 接下来的拆改重建还会带来怎样的变化呢? 按照工期计划,12月31日之前施工方要完成化龙街、天王前街275米街区范围内的街巷景观建设,原中山路和爱国路上的15座古建筑年底必须修缮完成。在能工巧匠每日的修复中,一点一点还原的魁龙坊老宅院,在数代连江人记忆中也将日渐清晰。 一座古建筑 并不只是一个静止的存在 中山路25号修缮完成后 计划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山路13号计划在明年春节前 建成温麻历史记忆馆 承载着连江厚重历史记忆的魁龙坊 对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 打造连江的城市精神 将发挥它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关推荐
{{imageTextInfo.relevantRecommendation?.[0].title}}
{{item.title}}
{{item.source}}